阿奶回:「豬食槽,老大一塊兒石頭打的,再過一百年都用不壞!」
劉知南:「........」
陳正在一旁看的忍不住樂。
第66章
下午的時候, 陳正和劉知南吃了午飯就出門了。
依著早上那幾個老人家給的地址,挨著上門去看。
劉知南坐在副駕駛上,笑著看陳正:「咱們兩個像不像下村去尋寶的古董販子?」
陳正:「民間有些東西是真好東西, 指不定這些老人家的家具是你想要的。」
劉知南看著田野里吃草的老黃牛,和一群山羊, 點了點頭:「那我肯定給個好價, 帶回去好好養著不糟蹋了。」
先去的一家就是那位yun村阿奶,她家住在村路邊的高坡上,要上十幾節階梯才到她家大門兒。
泥土墾出來的階梯上用大石頭鋪墊著,野花從石頭下生長出來, 開在階梯下, 紫花地丁, 酸漿草,旋覆花, 一年蓬, 各色摻雜著。
劉知南站在階梯下,靜靜的看了會兒,用手機拍下來發給了楚以。
「這有沒有一種一路生花的意思?」
陳正點點頭:「好看。」
「感謝阿奶家給的啟發, 咱們小院兒採納了。」
走上階梯後,劉知南敲響了阿奶家的院門, 這是一個老院子, 木式搭建,黑瓦高梁, 大門還是兩扇木板門, 連門鎖都是以前的鐵鏈加個小鎖。
這樣的門鎖,別人能一眼看出主人在不在家。
阿奶在院子裡縫衣裳,看見上午的兩個年輕人來了, 熱情迎接,叫劉知南陳正院裡坐。
院子裡很乾淨,青石板鋪的院壩,放了一張桌子幾把竹圈椅,還有中庭一個青石大水缸,用來儲水,旁邊堆放著十幾盆花草,算的上是一個好看雅致的小院兒了。
劉知南誇讚道:「阿奶的院子好看,花也種的好。」
阿奶給人端了兩杯茶水出來,笑的皺紋疊起:「阿奶年輕的時候也是大城裡的人,家裡養蘭花,後面知青下鄉才來這兒的,結了婚就回不去了。」
陳正和劉知南接過後禮貌道了謝,讓阿奶帶著去看她的箱子,屋裡有些昏暗,阿奶開了燈,臥室的牆角用花布遮著兩隻大箱子。
「我都不怎麼捨得用,結果現在我的娃兒們還看不上這種,不肯要。」阿奶說著去揭了箱子的布。
劉知南看清楚了,是兩個朱紅色的大箱子,上面的銅扣銅鎖都是黃澄澄新嶄嶄的。
「阿奶,我能摸摸嗎?」
「摸,你們要是瞧得上就拖走好了。」
劉知南上去摸了摸,質地很好,是老式刷了桐油的箱子,那年代這種箱子可不好找,首先是要刷桐油後反覆陰乾幾次,再打磨,這種箱子做出來,防水防蟲,不褪色。
「好東西,阿奶家是個大戶。」劉知南笑。
阿奶:「瞧得起那就賣給你們了,這物件我留著也沒什麼用,放你們那兒還能存著。」
陳正給了個價,老人家也很是滿意,直念叨:「結婚的時候做陪嫁風光了一回,老了老了還能給我添筆養老錢。」
劉知南提議:「給阿奶和你的箱子拍個照片吧,到時候列印出來你留著看。」
阿奶很少拍照,還特地去換了身衣服梳了頭,劉知南認真的給阿奶和箱子拍了照片,去鎮上列印出來後給她送過來,走的時候阿奶很高興。
從院子裡出來後,劉知南感嘆,「要不是知青下鄉,阿奶生活的更好吧。」
陳正:「各有各的活法吧,如今老人家可能更習慣待在這裡了。」
後面又去了幾家,收到了書箱櫃,矮腳衣櫃,還有大紅酸枝百寶櫃,最讓劉知南開眼的是他們去的最後一家。
那個阿奶結婚時,老母親給她的陪嫁,是一個螺鈿彩繪櫃,上面是彩繪的喜上枝頭,通體髹漆,邊框鑲嵌螺鈿。
劉知南連聲說了兩三句乖乖,就差趴上去盯著看了。
陳正見他特別喜歡,跟阿奶商量了好一會兒,央著阿奶賣給了他們,她後面要跟著兒子去城裡了,柜子不好帶,房間也擱不下,於是就同意了,陳正給了不低的價格。
走的時候,阿奶家的貓在院子裡曬太陽,遠遠看去,浮著一團銀光。
劉知南走近了些去看它,貓不怕人,還懶洋洋的蜷在地上,是一隻純白長毛的山東獅子貓,還是個藍黃鴛鴦眼,屬實好看。
阿奶站在屋檐下朝他們道:「把貓也帶走吧。」
劉知南啊了一聲,「送我們了?」
阿奶:「它平時躲著人,見了你們沒躲,那你們就撿回去,回頭我進城了也沒人顧它。」
劉知南伸出手小心的摸了摸它的腦袋,「買一送一,我們賺大發了啊,正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