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襲擾註定規模不大,都是一兩百,甚至幾十人的小隊。
目標小,行動更加隱蔽。
真正的戰爭基本發生在天災之年,譬如乾旱、蝗災之類的。
當草原上沒了草,牧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沒了,為了活命自然會去掠奪資源。
一些小型部落和散居的牧民,也會被裹挾著一起南下。這些人很難真正搶到什麼東西,而是被作為大虞箭矢的消耗品。
一旦發生戰爭,傷亡最大的還不一定是雙方的軍隊,而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竇榮今天換防,可以回到錦寧關城自己家裡。
關城裡的鎮國公府比神都的要大好幾倍。
他一進門,就有小廝過來說道:「六郎,趙四郎又給您寄東西了,好多呢。」
這個趙四郎真的是自家六郎的好友,每次寄東西都是好幾車。
竇榮顯然很高興:「我就說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對了,送貨的商隊還沒走吧?」
「沒呢。」
「到時候一定記得把我準備的牛皮狼皮狐狸皮給送回去。」涼州這裡就這些多。
尤其是牛製品。
本地飼養的都是肉牛,並不用來耕種,可以宰殺。
牛皮牛肉都是中原不太容易獲得的好東西。
狼皮和狐狸皮也都不錯,就是有些可惜不能把活的狼和狐狸給趙淩養一陣。
他堅信這樣皮毛的質量會更好,並且把這樣的遺憾寫在信上一併寄給了趙淩。
這是今年兩人最後一次通信。
商隊從涼州出發後沒多久,涼州就大雪封路了,等回到象州的時候,已經臨近過年,差點沒沒遇到趙淩。
商隊領隊被門房領進門,見到僕從們忙忙碌碌,把許多東西堆放在一邊,疑惑道:「府上過年真熱鬧啊。」就是瞧著怎麼不像是準備過年?
「不是。大郎和四郎明天就要去府城給外祖父拜年呢。」門房說著,一邊把商隊的一行人帶到小廳里,「葛叔叔稍等,我這就去叫四郎過來。」
這支跑象州和涼州線的商隊,也是葛家的。
只不過和當初護送趙淩他們回來的葛家不是同一支。
葛家的靠山,也不只是趙驊。
葛家的女兒嫁給高門大戶的不是好幾個,而是好幾代。
葛家的商隊才能幾乎遍布整個大虞。
不過面上,大家都是親如一家。
葛家商隊在小廳里剛坐下,就有丫鬟小廝端來茶水點心,還貼心送上熱毛巾擦手擦臉。
趙淩也沒讓他們久等,很快就來了,對著領隊也客客氣氣地叫了一聲:「十二叔,您來得可真巧!咱就跟說好了似的,您要是來晚一點,我明日就去府城啦。」
葛十二笑道:「這不巧了嘛,正好明日咱們一塊兒走。來,我給你對對清單。」
趙淩客套了兩句,才跟著他一起去清點竇榮寄過來給他的貨物。
竇榮寄回來給他的東西通常都不多,畢竟他在神都什麼都有,而且食物不耐儲存,涼州的鹽還得從沿海運過去,肉也沒法妥善醃製。
只有臨近過年的這一趟,竇榮會寄很多皮毛和風乾的牛肉。
趙辰聽說葛家商隊來了,也跑過來湊熱鬧,和葛十二打過招呼後,就瞧著趙淩對清單:「小國公都給你寄什麼了?」他的眼睛掃到清單,「那麼多皮子!」
要不是有外人在,他恨不得直接找趙淩要幾張。
尤其是牛皮。
什麼臭弟弟,給爹娘都捨得做牛皮涼蓆,他要一點皮子做靴子都不給。
趙淩正在數呢,被他咋呼了兩句,忘記自己數到幾了,反手就想打人:「你閉嘴!」
「怎麼跟哥哥說話的?等到了外祖父那兒,我非得告訴外祖父不可!」話是這麼說,不過趙辰沒再打擾趙淩,而是招呼起商隊眾人去客院休息。
葛家的商隊在瀘陽縣沒有固定的落腳點。
要不是趙淩在這兒,他們的終點站是象州府城。
人家特意為了他多跑一段路,趙淩就乾脆收拾了一個客院專門給他們落腳。
沒一會兒,趙淩就清點完畢。
葛十二招呼了一聲,就去休息了。
連日奔波,他是真的累了。
趙辰一見沒了外人,就開始咋呼:「我看清單上有熊皮,給我瞧瞧!」
給趙辰瞧了也就瞧了,只是趙淩沒想到,隔了一天到了王家沒多久,他名義上的外祖父王延也笑眯眯地來了一句:「聽說淩兒得了一張熊皮,能給外祖父瞧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