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親兒子,啊!
趙淩仰頭:「知道誰才是娘最愛的兒子了吧?」
兄弟倆從馬車上下來,大門一關就開始打架。
這倆隔三差五就要打一回,其他人已經見怪不怪。
正好學習累了,還能看一會兒熱鬧,站起來走走。
常娘子聽到聲音,過來問了一句:「你們晚膳吃過了沒?」
趙淩抽空回答:「沒!老頭子小氣,不留飯!」
其實這會兒時間還早,根本不到晚膳的時間。
趙辰被趙淩壓在地上,還能說話:「我們剛吃了小餛飩。」
常娘子回了一句:「行,我知道了。」轉身去廚房準備晚膳。
這年紀的小伙子,一點小餛飩,吃了跟沒吃沒什麼區別。晚膳還是要多準備一些,倒是可以再包一些餛飩,留著晚上餓了吃。
她回到廚房,六姑姑正在幫忙擇菜。
常娘子笑道:「六阿姐,來,我教你包餛飩。和前幾天做的餃子差不多,不過皮子要更薄一點……」
六姑姑跟著她學,不由得感慨:「還是你們神都吃食講究,就這皮子包餡兒,都給玩出花來了。」
大的小的,水煮的蒸的烤的,發麵的不發麵的,更別提還有各種餡料,花樣多得很。
常娘子微微揚了揚下巴:「這可跟神都沒關係,都是四郎想出來的。要是沒有四郎,外頭還在吃扯麵片湯呢。」
這會兒天氣還有些熱,晚上桌子擺在院子裡,等田學仁把田嘉玉逮回來就可以開飯了。
簡簡單單四菜一湯一個果子和一份甜品。
今天常娘子做的是烤布丁。
田嘉玉第一次吃,瞬間眼睛都睜大了一圈:「這個好好吃!」
奶香濃郁,口感絲滑,焦糖烤得恰到好處。
趙淩也覺得還不錯,但看著趙辰給布丁上又舀了一勺蜂蜜,頓時覺得齁得慌:「你還覺得不夠甜?」
趙辰吃得一臉幸福:「甜一點更好吃。」
常娘子的服務對象只有趙淩,其他人都是順帶的,主要跟著趙淩的口味走。
趙淩就喜歡不甜的甜品。
常娘子說道:「明日我再試試蛋撻。」根據趙淩的描述,也就是比布丁多一層酥皮。
趙淩「嗯」了一聲:「多烤一些,到時候我送去給外祖父。」
他的考試資料還在老頭子手裡,得去拿回來。
「好。」
結果一直到考試,趙淩都沒能把資料要回來,只能自己重新抄了一份。
因為要抄書,他只能天天去王延跟前報導,看著老頭子吃他的各種小零食。
好氣!
恨不得在試卷上對老頭子口誅筆伐!
算了,忍忍。
考棚真小,真臭!
幸虧他現在人小,還能躺平了睡覺,要是再長高一點,睡覺都得蜷著。
鄉試分三場,每場都是考三天兩夜。
趙淩就看著好幾個考生被抬出去的。
每一場考試都比前一場要少幾個人。
象州八月份的天氣不冷不熱,如果是在貢院外面,大街上會飄著桂花香。
在貢院裡面,飄著富有層次感的臭味。
最後一場的時候,天上飄起了綿綿細雨。
雨不大,天氣卻著實涼了不少。
趙淩很快就聽到此起彼伏的咳嗽聲,默默給自己煮了一壺薑糖水。
不是趙家點心鋪子裡賣的那種塊狀的姜紅茶,而是散碎的紅糖,加上曬乾的薑片。
趙淩往裡頭還滾了兩個雞蛋。
雨水讓空氣變得清新了一點,這麼來上一碗舒服了很多。
巡考的考官有些奇怪地多看了一眼趙淩。
幾歲十幾歲參加童試的不少,但參加鄉試的,一般年紀都在二十上下,三十的也不算年長,四五十的也大有人在。
趙淩在其中實在有些顯眼,偏偏還一副情緒穩定,身體也很穩定的樣子。
趙淩到底是參加過軍訓,也參加了學農的人,甚至改良琉璃配方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他有好幾次都是直接和匠人們一起睡在作坊里,環境比考棚也好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