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立馬告狀:「常禾做點心去了!」那小子最奸猾,看著在做功課,實際在寫菜譜。
管博澹沒被轉移注意力,訓斥趙靜:「常禾好歹有一技之長,你呢?你從三歲開始啟蒙,到現在十幾年了,連個縣試都考不過!還好意思說別人。我看你爹養豬的本事都比你讀書的大,再這樣下去,你還不如去莊上學怎麼養豬養羊。」
趙靜想著乾乾淨淨的豬圈,乾乾淨淨的豬,以及為此付出極大勞動力的爹,不由的眼睛裡蓄起淚水,一張嘴就嚎啕大哭:「我爹從小到大都有人伺候著,現在都是當爺爺的人了,還去伺候豬!我爹都沒給我洗過澡,現在給豬洗澡!嗚嗚嗚,我想吃我爹養出來的豬,我爹說輪不到我吃!」
管博澹:這小子到底在傷心什麼?
隔音不怎麼好,從隔壁過來探頭的趙家人又悄悄縮回去。
趙驊感慨:「我大哥到底沒白疼這兩小子。腦子是笨了點,孝心還是有的。」
神都遠比瀘陽縣繁華。
趙靜趙學本來就是貪玩愛鬧的年紀,又不是坐得住的性子,但自從趙復被發配到莊上去養豬後,兩個人只要一有空,就往莊上跑,吃的用的全都親自往莊上送。
也許是哥哥哭得太傷心,趙學也被感染哭了起來,從嗚嗚咽咽,很快也變成嚎啕大哭。
趙游和趙茂對視一眼,繼續做功課。
讀書就要心無旁騖。
考場中什麼事情都會發生。
兩人把吵鬧的堂兄弟當做一場抗干擾演習。
他們要是在這種環境下,還能寫出漂亮的文章,那考試就不用愁了。
趙淩的織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也不能讓別人看出他上班偷懶,就奏請皇帝,給有條件的貢院安琉璃窗。
就目前的運輸條件,有條件的貢院特指神都的貢院。
神都的貢院規模很大,考試時間又是比較寒冷的二月份,來參加考試的學子都是整個大虞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很多還和朝中官員沾親帶故。
這項看似需要花費極大的提案,竟然一點都沒有遭到阻攔就通過了。
受限於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到三年後的下一次科舉,貢院的琉璃窗也不知道能不能安裝完。
趙淩手上捏著這個項目,感覺這三年都可以正大光明地摸魚。
哪怕是待在貢院裡給豆豆寫情書,只要上班時間不待在辦公室里,在哪兒都開心,還能順手搞點水泥。
可能是老天爺見不得他日子過得太愜意,梁州地龍翻身,整個梁州的消息都斷了。
趙淩在御書房聽到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恍惚了一下,還沒反應過來就主動請纓:「陛下,臣請去主持救災工作。」
他三姑姑一家,還有米希他們都在梁州。
與其在後方等待消息,還不如直接過去掌握確切的一手資料。
地龍翻身就是地震。
在大虞,會發生這種大型災難會被認為是上天在對皇帝表達不滿。
嚴重的話,皇帝是要下罪己詔的。
這顯然有違顧潥想當一代聖明君主的意願。
聽到趙淩的話,顧潥想老天爺發怒,朕就讓自己的祥瑞去鎮住。
他沒多想,就同意了趙淩的請求:「朕命你為欽差……」
沈蘭在邊上擬聖旨,看向趙淩的目光中含著憂慮,心想家裡趙婉清不知道該怎麼擔心,想了想又覺得老丈人應該是最擔心的。
趙淩領了聖旨,就出門去準備,要協調帶的人手和物資,三天時間非常緊。
他出了御書房的門就開始跑。
臨到出發的時候,皇帝還給他塞了個顧枋在隊伍里。
趙淩:帶孩子出去玩呢?
顧潥拍拍他肩膀:「所有人都得聽你的,顧枋要是做得不對,你是他大舅子,儘管教訓。」
隊伍中真正的副手,戶部郎中閻旭在內心翻了個白眼:真成帶孩子了。
司天監監丞張元一微笑不語。
趙驊非常擔心,卻不好說什麼,等顧潥說完,才上前拍了拍趙淩的肩膀:「照顧好自己。」
第110章
趙淩這次去梁州, 隊伍行進的速度比上次跟著太子去要慢。
上次他們全程騎行,雖說速度比不上小電驢,但並沒有押運輜重。
這次他們從神都出發的時候, 帶的輜重確實也不多, 主要還是帶的人手。
但一些比較稀缺的, 譬如草藥之類的物資, 是他們必須從神都帶過去的。
神都雖然不怎麼產草藥, 但天下的好東西都會匯集過來,除了價格貴之外, 沒有別的缺點。
另外還有大卸八塊的各種工程器械。
哪怕現在的器械結構不算複雜,受限於大都採用木材, 體積小不了,一路得用牛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