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2 / 2)

趙淩試圖在大疆的腿上綁上信,給對面傳遞過去,沒成功,最後是宇樹仗著靈活輕盈的身體,以及聰明的腦袋,把信帶到了對面。

信上能承載的信息很多,對面得知是朝廷賑災的隊伍,還有欽差和皇子,很快就把梁州現在的情況簡單寫了信過來。

趙淩這邊看到信鬆了一口氣:「梁州幾城只有少量房屋坍塌,受災嚴重的是東部和南部一些山村。」

山村如果面臨這種大面積的山體滑坡和塌方,可能整個村子都掩埋在下面。

顧枋把信拿過來看了一遍,詢問:「是不是我們需要救災的地方少了很多?」

趙淩的臉色不太好看,讓人保持現在的工程速度,轉身示意顧枋跟著他走,叫了馬校尉、閻旭等人到自己的臨時營帳內,說道:「我們現在需要擔心的是匪患。」

第111章

在梁州這種地震多髮帶, 能夠建城超過百年的城池,基本都不會處在地震斷裂帶上,發生地震的概率或者說受到地震影響較小。

但是梁州最大的問題是茫茫多的山林中生活著不少「野人」, 也可以說是黑戶。

這些人的來歷和成分很複雜, 有可能是歷代逃入山林中的普通百姓, 或者是窮凶極惡的盜匪, 也有世代生活在山林中的原住民, 這些人不僅僅是來自於大虞,也可能來自於前朝餘孽, 還有曾經本地梁國人,更有來自山林對面的濟國人。

當初顧朻帶著鞏盛等人重修梁州邊關, 把山里重新梳理一遍,把願意歸順的山民編民入戶, 但他們當初針對的就是其中一片區域。

邊境修築關隘城防也不可能一天就修好,就算是物理屏障修好了, 對面的人真想過來, 也不是不行,無論是正規的商品買賣人員往來,還是不正規的各種手段多了去了,只不過人數肯定更少, 比起以前要艱難一些。

芙蓉關軍隊編制一千人, 實際在編七百人。

趙淩在意識到可能要打仗後,就決定把手頭的軍事力量訓練起來。

只是他沒料到還沒開始訓呢,吃空餉的問題就擺在眼前。

這種時候他也不說什麼:「馬校尉?」

馬校尉哪裡會想到竟然會出這種紕漏?

別跟他說一個賑災的欽差管不到他頭上, 人家欽差賑災拿著皇帝的便宜行事的指示,就是有權指揮一切賑災需要的人力物力資源。

更何況,欽差身邊還有個二皇子。

他一個小小的七品校尉, 在芙蓉關可以一言堂,出了芙蓉關誰認識?

再說,他難道還能把這一行人全都留在這兒?

別說他沒這個膽子,就算是他有這個膽子,也沒這個能耐。

賑災隊伍中有一支兩百人的軍隊,全都出自禁軍。

七百對兩百,優勢在我?

不不不。

人家那是真正的精兵強將,他們算什麼?

位處大虞腹地,山賊也不會來招惹他們,平時的訓練都懈怠。

這次聽從趙淩調度,協助清理修復官道,體力還比不上一些工匠。

別說那些正規軍,就是幾個商隊裡的力士和護衛,他們都不一定能打得過。

趙淩看他這幅樣子,直接把他的軍權接管到自己手上,讓閻旭帶著手下的人去查帳:「把虧空能找出來的都找出來,正好用於賑災。」

這種事情沒查出來還好,查出來,他也不能當沒看見。

至於馬校尉怎麼處置,跟他一個負責賑災的欽差沒什麼關係,寫了奏摺上報,看朝廷怎麼看吧。

閻旭趁著晚上找到趙淩,小聲勸:「趙郎中,您這樣插手管軍隊的人,不太好吧?」

「沒事。我和梁州的余將軍相熟。」他是太子伴讀,余將軍是太子妃的親叔叔,關係不熟也得熟。再說他好歹也在余將軍的軍營了住了小一年。

閻旭本來不想和軍隊方面的人產生什麼齟齬。

在朝中是一回事,朝中爭執幾句,人家也不可能真的派兵攻打他們家。

但在外面,軍中很多人膽子都大得很。

現在趙淩這麼一說,閻旭也明白過來,但還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們就這樣把災給賑了,回到朝中把功勞分一分多好。

趙淩把撲騰到桌上,跟他討要食物的金雕球推開:「我心裡有數。」

段侍衛長沒什麼事情干,就接手過來開始練兵。

官道最後一段挖通花了三天時間。

芙蓉關的這些駐軍不能說訓練成個什麼樣子,至少能夠做到聽話,能排整齊隊伍,出操不會再打馬虎眼。

段侍衛長並沒有留下來繼續訓練,其實軍隊怎麼練,都是有章程的,只不過像芙蓉關這樣已經缺乏軍事意義的軍隊,並不會照著遵守罷了。

賑災隊伍很快進入到梁州府城,在見了忙到鬍子有些凌亂的周知府了解了情況,三姑姑匆匆過來見了一面後,趙淩就寫了公文和家書,讓驛站送出去,開始進入賑災的環節。

最新小说: 他好難殺 穿成狼族祭司後種田養活全族 誰拿走了我的劍鞘 誰要和前任組隊啊[無限] 和反派alpha的臣服對決 年代文男主的病弱白月光 間諜Omega渣遍星際後翻車了 商戶子,走官途 入戲裡 八十年代小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