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1 / 2)

國子監剩餘的一眾師生大搞串聯結黨, 在先帝登基後大罵先帝得位不正,最後終於被先帝直接格殺滅族, 並廢除國子監。

先帝在位期間, 沒人敢再提國子監這回事。

別說什麼讀書人耿直無畏之類的話,是個正常人都會對死亡感到恐懼。

哪怕有少部分人自己悍不畏死,自己背後還有家人族人。

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名聲,連累自己整個家族, 甚至是三族, 究竟值不值得?

再說,太上皇和廢太子對先帝做的事情極其難看,自己死諫換來的是名垂千史還是千古罵名不好說。

今上登基後, 也就當沒有國子監這個衙門,一直以來國子監的職能都由禮部代管。

雖然期間有人上書要重新開設國子監,但一直以來奏摺都石沉大海。

沒有回應, 也是一種回應。

現在皇帝竟然答應了?

疑心病晚期竟然還能治癒?

其實國子監這個事情的關鍵還真不在顧潥,而在太后。

當年跳下城牆的二皇子妃是太后的親姐,被抱著一起赴死的顧溯是太后的親子,才三歲的兒子,就這麼慘烈的死在她面前。

後來先帝駕崩,顧潥能夠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皇帝,不再需要太后的輔佐。

空閒下來後,她就開始時不時想起自己三歲的長子,連叫自己一聲娘都不可以的長子,為此積憂成疾。

這才有趙淩進宮養在太后跟前的事。

如今趙淩已經把太后哄好了。

或者說,太后的內心已經被更廣大的天地填滿,喪子之痛依舊在,卻不會再讓她感到生無可戀。

悲劇發生的時候,顧潥還沒出生呢,對這件事情吸取到的教訓就是變得多疑。

連親爹娘和親哥都能背叛,還有誰能夠完全信任?

太后知道他的毛病,為了讓他改掉多疑的毛病,做了很多,最後只讓顧潥堅信自己是太后最寶貝的兒子。

顧潥對太后當然是孝順的,不可能為了區區一個國子監就去扎太后的心窩子。

這三年,太后大部分時間跟在趙淩身邊,看著他為了招到合適的官吏發愁,才覺得國子監還是得有。

太后鬆口了,趙淩就順勢寫了個奏摺,提議重啟國子監,並且對國子監提出改革。

為了適應現在日益嚴峻的用官用吏需求,國子監必須擴招。

別看趙淩幹了那麼多事情,但很少有正經寫奏摺的時候。

翰林院收到趙淩的奏摺的時候,還稀奇了一下,反覆確認過後才敢肯定,是趙淩寫的。

趙淩每年固定會寫的奏摺,只有一份年終總結報告,原先還有要求打錢的奏摺,但他很快就把市舶司發展成為朝廷最賺錢的衙門之一,就沒這回事情了。

年終總結的奏摺早就已經交上去了,突然又冒出來一份奏摺,內容還是這麼石破天驚。

翰林院裡的人都不敢多討論,看完內容之後直接呈到了御案上。

現在趙淩跟汪先生說起,汪先生對於採買家具日用品都不感興趣了,直接快步往國子監的方向走。

汪家人也很好奇,跟著一起。

趙淩還想坐個馬車什麼的,架不住汪先生健步如飛。

竇榮一手扶住他的腰,在他耳邊笑問:「我背你?」

「滾滾滾。」趙淩惱羞成怒,騎上身邊的小毛驢,噠噠噠追上前面的汪家人。

汪家人最後還是坐上了馬車。

國子監看著不遠,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國子監是由七棟四層樓的教學樓組成,室內室外設有可以蹴鞠、打馬球、射箭之類的操場。

現在建築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清潔和綠化。

國子監內最顯眼的建築是一座和教學樓差不多大的琉璃宮。

和外面基本還光禿禿的綠化不一樣,琉璃宮裡綠意盎然,種植的東西主要是瓜果蔬菜。

趙淩進去熟練地偷了幾顆草莓,還給汪先生一家遞了一把:「今年在野外發現了紅色的草莓,味道比白的甜,開始培育起來,儘量挑選果子大的甜的。」

汪先生吃了。

然後被老農打扮的司農寺卿舉著剪刀攆了出來:「趙瑞!你等著,老夫這就去宮裡參你一本!」

最新小说: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 招惹高嶺之花後她跑路了 飼鬼 我死後,師尊才開始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