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1 / 2)

特意給兒子送行的顧朻夫妻也是猝不及防,看著一群官員帶著一大群學子被侍衛們攔在碼頭外面,高呼:「趙瑞、竇翊狼子野心,裂國分疆,意圖謀反!」

第170章

朝中早就有人對趙淩不滿, 背地裡罵得多髒的都有。

說趙淩就是個奸佞小人,哄騙太后、哄騙太上皇、哄騙皇帝、哄騙太子。

說趙淩以色惑人,讓竇榮這麼一位戰功卓著的猛將放棄涼州主戰場, 放棄鎮國公的爵位, 轉而去訓練不知所謂的水軍, 碌碌無為。

說趙淩跟太監走得近, 奴顏諂媚, 沒有節操。

說趙淩大肆斂財,生活奢靡無度等等等等。

其實歸根結底, 還是因為趙淩升官太快,權力太大。

他自己是不覺得自己的升官速度有多快, 畢竟他爹趙驊二十五歲就當上了戶部侍郎。

只是趙驊當年的情形和趙淩完全不一樣。

趙驊當年在神都,可謂勢單力孤, 靠著自身能力被顧潥看重,又得到管博澹夫妻像對待親子女那樣教導, 才在神都勉強站穩腳跟。

趙驊高中探花的時候, 顧潥剛親政不久,要培養自己的班底,提升了大量的年輕官員,趙驊只是其中之一。

當時還有如今的景尚書分攤火力。

景尚書當年也是青年才俊, 家世好學問好, 辦事能力強,行事高調張揚。

趙驊並不算太顯眼。

趙驊行事相當謹言慎行,一直到現在, 趙家行事都很低調。

趙淩就不一樣了。

趙淩從小開始的經歷就有攀附的嫌疑,其後做出的功績,難免帶點神話色彩。

在不知情的人看來, 那不就是運氣嘛。

趙淩只是運氣好,所以什麼好事都讓他碰上了。

讀書成績確實不錯,但會試不過第五名,外面沒有流傳的詩作,連文章都很少,考上狀元是因為趙淩跟顧潥關係好。

至於趙淩一手把市舶司壯大,發展寧吳,那是他手上有錢有資源。

有那麼多錢和資源,誰上都行。

總之,趙淩如今的成就,全是靠騙靠哄得來的,自身就是個不學無術天天招貓逗狗的紈絝子弟。

一直到趙淩一力主張讓女子參加科考擔任官員,這下完全戳到了這群人的肺管子。

只是平時他們鬧不到趙淩跟前,更鬧不到皇帝面前,現在可算是被他們逮到機會了。

其實這些人不清楚趙淩具體做了什麼,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層級不夠,並沒有夠到權力的核心圈子。

趙淩拿出一篇製作火藥的小論文,給他們看,他們敢看嗎?

趙驊還把小論文挖坑埋在書房裡呢。

至於趙淩寫的文章,參加科舉的文章都是封存在翰林院的,一般情況下,除了翰林院的人和當時的考官,別的官員基本看不到。

另外趙淩「找到」的牧草還能說是運氣好,後頭推廣的玉米……象州外國商人又不是一天冒出來的,怎麼趙淩能弄到香料種子和玉米種子?

改良琉璃、製造蒸汽機、燒水泥這樣的事情,他們全都是睜眼瞎。

趙淩現在的官職,一是因為他當初年紀小,上頭想著壓一壓;二是上頭現在沒有缺可以讓他升;三是趙淩自己沒什麼意願。

這些彈劾他的人有一點倒是說得對,趙淩的權力確實很大,幾乎沒什麼約束,想幹嘛就幹嘛,把「便宜行事」用到了極處。

但這些人也不看看,他那麼大的權力自由度是怎麼來的?

再說他哪裡真的那麼自由了?

他奏摺寫得少,不代表他和皇帝的溝通少啊。

顧朻本來送兒子遠行還有點小感傷。

孩子長這麼大,頭一回離開他的羽翼,雖說以前也在吳州住過小半年,身邊有人照顧,但總歸有些不放心。

現在被這麼一折騰,顧朻頓時什麼想法都沒了,對趙淩他們擺擺手:「上船吧,別耽擱了。」

他這個新帝登基沒出重拳,別人以為他不打人是吧?

余姝看著他開始同手同腳,就知道他情緒有些起來,趕緊扯了他一下,表面看是挽著他的手,小聲道:「沒得為了這些人生氣。」

景尚書躬身請命:「臣請和這些人辯一辯。」

女子參加科舉,可以入仕,確實是趙淩提出來的;但是能夠成為政令推行下去,那是通過了朝會,由整個吏部在執行。

景尚書作為吏部尚書,這時候站出來應當應分。

至於這群人說的謀反,純屬胡咧咧。

最新小说: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 招惹高嶺之花後她跑路了 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