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裡已經傳出飯香味,老太太趙氏一馬當先進了屋子,瑜老漢留在院子裡洗刷農具,其餘人等也都一擁而進,下午無人時還算寬敞的堂屋,一下子便擁擠了起來,那頭老牛安安靜靜窩在角落裡喝水。
趙氏先是摸摸老牛的脖子,確認老牛沒生病精神尚好,便放下心,又往灶房裡跑,「穠兒可做好飯食了?」
今穠手上翻炒的動作沒停,抬頭看了趙氏一眼。
老太太生得一張國字臉,濃眉大眼,明明是女子卻五大三粗,很有男子威嚴的那種架勢,倒是瑜老漢比之斯文些。
「今日下了雨,穠穠想著大家身上都淋了雨幹了一下午的活兒,怕生了寒氣,便燒了鍋辣子薑湯一會兒先喝了去去寒。」
趙氏看鍋里還炒了個菜,是前陣子小娃們去采山菌菇和香椿芽炒的,春天正是吃新鮮山貨的好時節,薑湯上也飄著點蛋花,應是打了雞蛋。
她暗嘆穠穠想得周到,這妮子雖然剛來這個家時言行舉止飲食習慣皆與這裡格格不入,但她很快就適應了,她心思細膩聰慧,總是樣樣事都考慮得周全,不似家裡這幫粗人。
因著春耕要出力氣,往時這段時間的伙食是會好一些的,主食有粗糧混著米做成的乾飯,還有盤烙好的酸菜餅子,配上一盤拌好的涼瓜最是喜人。
瑜老漢不愛吃乾飯,這是專門給他烙的餅,見了餅子,臉上就有了笑意。一桌晚食雖無葷腥,但因為那碗辛辣的姜蛋湯,也暖了眾人的胃。
飯畢,趙氏看了瑜老漢一眼,瑜老漢說道:「下月就是院試,這些年因身子之故,四兒自七歲那年考得童生之後,再未成功得考,如今……」
瑜老漢特意看了今穠一眼,「如今身子已經大好,郭老先生也許意讓四郎今春下場,若是能過了院試再考下鄉試便是我們全家之幸!」
剛說完,趙氏就不太爽快地推推他的臂膀,「說什麼呢?哪有這麼容易的?能過了院試便已經是全家之幸,哪怕中秀才也是你瑜家祖上燒了高香!」
瑜老漢點點頭,男兒家說話總是直接一些的,未顧慮更多,早在幾年前,他就聽郭老先生說四兒的水平過小試三關不成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他的身子以及名次問題。
小試最後一關是院試,考完便可以去考舉人老爺,幾年前郭老先生便已經下了這樣的判斷,幾年過後,以四兒的聰慧勤奮,焉不能更進一步?
他猶記得四兒七歲一舉考了縣試、府試頭名,一時驚為天人,連當時的縣令大人都大為讚賞,神童之名也因此傳了出去。
只是後來……
倒也罷了,眼下先考下院試再言其他。
他眼瞅著,四郎自有了今穠,幾來身體精神都日漸好轉,倒是忘形了。
第3章 再忙,日子總有盼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