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知縣,很明顯看輕了他,不然就該在得知胡秀兒辦了路引後立刻寫信給他。
而不是一直拖到他中舉後才送來這封信,可見李知縣對他囑託之事並不上心。
宋瑜甚至覺得,如果他沒中舉,這封信很可能都不會送到他手裡。
區區一個小秀才,李知縣可沒看在眼裡,但是現在不一樣,他如夢中一樣中了解元,那他很可能也會中狀元。
如果趙太傅的女兒也跟夢裡一樣看上了他,他娶不娶?
宋瑜想了想,還是要娶的,太子太傅位列三公,在朝堂上舉足輕重。
有這樣一個岳父,他的仕途一定平穩順遂,事半功倍。
但是秀兒,宋瑜嘆了口氣,他也捨不得。
第二十七章 千古罪人
宋瑜比誰都清楚,在他遇到的所有人中,只有胡秀兒對他無所求。
甚至連讀書也是他自己要求的,相比起他考功名當大官,秀兒更願意跟他一起守著那幾十畝地養豬餵雞,待在清河村一輩子。
她不會催他用功,只會擔心他累壞身子,更不會嫌棄他沒出息,哪怕他笨手笨腳干不好農活,她也會好吃好喝養他一輩子。
這世上,不會再有人如此待他。
這是跟胡秀兒分開後,宋瑜越發堅定的一件事。
所以他捨不得,如果找到秀兒,只要她肯認錯,肯求他,他會在身邊給她留個位置,不會讓她落得跟夢裡一樣的下場。
宋瑜被自己的寬容和善良感動了,他從沒想過胡秀兒一個女人能靠自己過的很好。
他覺得一個女人孤身在外免不了被欺辱,秀兒還生的一副好相貌,那些浪蕩子、色痞流氓還不變著法兒占她便宜。
宋瑜心急如焚,不敢有絲毫耽擱,趕緊坐上馬車回家去。
清河村,孫泉剛被衙門來報喜,說宋瑜不僅中了舉,還考了頭名解元的好消息高興的暈過去。
就被衙役告知的另一個消息砸懵了,他難以置信,忍不住使勁揉了揉臉,「你說啥?」
老衙役不耐煩道:
「胡氏跟解元老爺已經和離了,解元老爺應該會把戶籍改回原籍,縣太爺說了,你們村就別立功名旗了,我們也只是按照慣例過來報喜。」
孫泉被驚的幾乎要暈死過去,再三確認後,絕望伏地大哭起來。
那可是功名旗啊,只有中了舉人,中了進士,當了大官的地方才能立起來的旗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