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忽然覺得朝廷也不是那麼厲害,如果不從下面收東西,其實朝廷什麼都沒有。
但是,糧食運來運去不得花很多錢用很多人嗎?
他們村每年交田賦的時候,天不亮就得把糧食裝車運往縣城,若是碰上個好說話的收糧官,驗收入庫都順利,還能趕在天黑之前回家。
若是碰上個難說話愛挑刺的,一天都弄不完,還得在縣城住一晚。
為了省錢,每年村里都是里正安排,大家先把糧食交給村里,再由村裡的車隊統一拉去城裡交。
第二百一十九章 過來找氣受
胡秀兒記得很清楚,她家六畝水田,十八畝三分旱地,每年要交田賦米一百零六斤,麥子二百一十八斤。
但實際要交的比朝廷規定的要多十到二十斤,因為要給收糧官好處,不給收糧的時候就會故意刁難。
拖著不給你驗收,或者驗收的時候用的秤不准,或者入庫的時候用那種會漏的斗,都會麻煩的很。
還不如直接多給一些糧食,順順噹噹把田賦交完了事。
實際算下來,每年地里將近二成的收益,都得交了田賦。
若是自己的田地還能有些收益,若是佃農,還得再給東家交兩到三成的收益,自己最多只能落下一半。
風調雨順年景好的時候也就罷了,若是遇到個壞年景,一年辛苦白費不說,賦稅還是一點也不能少,全家人只有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想到自己走了這麼久,家裡的地也不知道里正給好好管了沒有。
千萬別給荒廢了啊,地養起來不容易,荒起來卻只需要一季。
顧清晏正聽的津津有味呢,胡秀兒卻不說了,眼神還飄忽了起來,一看就是在懷念從前。
顧清晏不由使勁咳了一聲,她的從前有什麼好懷念的,除了宋瑜,就是那個鄭小黑,反正沒有他。
「朝廷規定的田賦沒有那麼高,并州府應該是良田一畝半成田賦——」
顧清晏話沒說完,就被胡秀兒打斷,
「不可能半成,打從我記事起就沒有低於一成過。」
「那就得問你們地方官了,應該是添加了其他賦稅。」
「你的意思是我們縣太爺自己又添加了賦稅,多問我們收稅?」
胡秀兒震驚的嘴巴都張大了,縣太爺不是得聽皇上的嗎?
皇上都定下的事,他還敢擅自改了?
顧清晏對胡秀兒對官府的盲目信任覺得好笑,
「你以為每個當官的都會聽皇上的話?皇上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不是嗎?皇上說的話就是聖旨,違抗聖旨是要殺頭的!」
「那西山縣的縣丞聽皇上的話了嗎?如果每個官員都聽皇上的話,那為何還會有官員貪贓枉法?」=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