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翻檢著棺材中的一樁樁物件,他再次看到了五百年前那位尊貴的公主。她最珍愛的東西都埋藏在這裡,首飾、玉佩、胭脂水粉漆盒、銀爵金器瓷枕、還有各種各樣的乾花,當然,最多的還是綠色的碗蓮。
乾花下面鋪滿了珍珠,然而,在玉碗公主手部的位置,乾花下面卻是一卷帛書。
「這是什麼?」孟琅隨意翻開看了看,卻停住了,這似乎不是普通的書。阿塊聽見響動,問:「你找到了什麼?」
「這......」孟琅從袖子裡接連掏出了四五顆夜明珠,棺材裡立刻亮如照燭。他仔細看了看帛書上的字,說:「這好像是玉碗公主的手記。」
手記開始的日期,是四方如意九年。
【邊關有盜,父大怒,以為乃連兵欲侵,偽為盜匪,先查探之。父王素恨連人,早有戰意,正愁無託詞也。遂言戰。舅深然之,謂連王昏庸,又無力將,且十年前連人奪我一城,今當雪恥。滿朝文武皆以為然,縱有別見,亦不敢言。】
【父王意已決,乃命元公為帥,成武弟為副將。戰不可免,唯祈平安。】
【勝矣!聞元公連下二城,大喜。】
【成武弟連捷。吾知吾仙鶴男兒皆英雄也。】
【捷報頻傳,蓋回師之日不遠矣。】
【元公惜敗,舅舅老矣。當路何人也?竟可敗我宿將。】
【戰況大不利,連人得當路如得猛虎,天何不顧我也!聞此人為狼子,力大無窮,暴虐貪婪,每勝,則食敵將肉,人聞之喪膽。吾仙鶴民得為猛獸食耶?願當路早死!】
【敗。父銳意出征,必取當路頭顱。】
【聞父截連軍,勝,殺三千,俘五千,快哉!】
【成武中當路埋伏,丟三萬人!】
【敗。】
【又敗。悲乎!我仙鶴男兒,竟為野獸所食!】
【父久無音訊,吾與弟皆心焦。】
【父死也?父死也!成武弟亦死。嗚呼哀哉,嗚呼哀哉!我已無母,今又無父,此皆拜連國所賜!若我為男兒,必披甲上陣,取當路頭顱!】
【弟意似和也。吾甚不樂。眾臣畏戰,皆願和。吾不忍和,去信元公,令必除當路。】
【竟不與屍骨!受此奇辱,怎能和?不如戰。寧知仙鶴無當路耶?元公囑我緩弟意,言連君臣似不和,或有機可乘。吾去信,令誣當路。】
【和矣!竟和矣!弟大糊塗!】
【和,固恥。父骨不還,更恥。空棺下葬,恥甚矣。號太平永世,恥之極也!聞連國之俗,以骨砌牆,吾父在何處樓閣中耶?鮮廉寡恥,吾弟已為極也。吾不識吾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