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也不是很痛快,起身告辭的時候略有幾分匆忙。
耿文華也不管她,只叫了人來更衣,大禮服雖然好看,但因著上面的刺繡都是金銀線,所以穿著不自覺就會動作拘束小心起來,倒是不如穿便服隨意自在了。
知春笑嘻嘻的誇讚耿文華:「娘娘今兒十分有威嚴,尤其是繃著臉的時候,奴婢瞧著都有幾分膽怯。」
耿文華笑道:「膽怯什麼?只要事兒做好了,本宮還會無緣無故責罰你不成?將齊妃今兒送的藥王經收起來吧,回頭給了五阿哥,讓他拿去供奉在護國寺,若是有人求,就捨出去。」
也算是為齊妃自己積福了,不然這經書她自己也不看,總不能一直放在屋子里收著吧?占地方不說,放時間長了再給放壞了,倒是白費了齊妃一番心意了。
知春應了下來,又問道:「耿老太太送了牌子進宮,想問問娘娘,這誥命們朝見,是什麼時候。」
耿文華沉吟片刻:「就明天吧,明日裡一早,早朝見早完事兒。到時候讓奶娘照看好了七阿哥,別再驚吵了七阿哥。」
第226章 水路更快些。
不管外人是如何揣測如何議論的,反正耿文華現在已經是皇貴妃了,宮裡宮外都是要給她道賀的。
一時之間,連弘晝在外面都受到了更熱情的招待。甚至有許多賓客主動找上門,這時候他汗阿瑪還活的好好的,對於外面這些要示好的,弘晝自然是避之不及。
於是,弘晝就求了個
外差,躲出門去了。他所求的外差是山西那邊的,山西有一私人煤礦倒塌,死了十來個人,這種事情對當地來說,已經是十分重大的事情了。再者,煤礦這些東西,都是朝廷管制,那這私人煤礦是如何來的呢?
派欽差去,一方面是查明這私礦的事情,一方面也是安撫百姓,做好這事後彌補的工作。雖說是私人煤礦發生的事情,但百姓哪裡分得清私人的朝廷的?
弘晝去了山西沒多久,京城裡也發生了些許事情。
一個是江南那邊,因為攤丁入畝,民間百姓被人挑撥,發生了械鬥,雙方都有傷亡。
因著皇上已經派了弘晝去山西,所以江南這事兒,索性就分派給了弘曆,兩個兒子,總不能一直讓弘晝在外面跑,一直將弘曆留在京城吧?
另一個是年羹堯死了。
怎麼說呢,這個歷史名將,在平定西北這事兒上立下了顯赫功勞的人,沒有死在胤禛的命令下,反而是死在一件兒聽起來十分滑稽的事情上——他是被淹死的。
不管胤禛出於什麼緣由,讓年羹堯做了守門將,年羹堯每日里都是要在城門那邊巡邏的,然後,失足掉下了護城河。當時他掉下來的時候,周圍是並沒有人發現的,等有人發現的時候,年羹堯也已經沒了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