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柳則會在民間為明新露造勢。
得名士,再得民心,反饋至朝野之上,便是一代當之無愧的君主,可集權於中央。
老臣罵過之後,又有幾名罪臣開始哭喊指責,滿嘴祖宗之法不可變。
顧擇齡答應過方柳,自不會敷衍了事,他保持謙良溫恭的神態,站出來一人舌戰群儒,最後以一句「先帝是你口中的男兒,他是否頂天立地為民請命?既不能,女子比男子又差在何處?」,將他們一一駁了回去。
明新露笑了笑,下旨將這群人拖下去。
兩派黨羽眼看大勢已去,知曉縱使此次未被殺雞儆猴,往後卻也是再不能於新朝立足了。於是幾名未被提起名字的老臣淚沾滿襟,紛紛跪下以求告老還鄉頤養天年;至於品階更低的小官,則瑟瑟發抖不敢抬頭,祈求新皇能到此為止不計前嫌。
革除了一批官員,便要頂上來一批官員。
明新露抬手,太監總管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聖旨,宣讀官員升遷的聖旨。
一時間,朝堂上落針可聞。
眼下局勢明了,顧擇齡早就站隊得了從龍之功,故而他直升六品,調去戶部做了正三品的戶部侍郎,在眾朝臣意料之中。然而,待太監總管念到武官之時,縱使是謹小慎微的臣子,也忍不住發出竊竊私語之聲。
只因皇上不僅革除了許多戍邊官兵,更是將一稱作「聞行道」的無名小卒封為鎮北將軍,官居正二品,給予其統帥三軍的權利。
隨後,又封名為「方柳」的人三軍軍師。
封個軍師本不算什麼大事,可偏偏女帝特意賜下一道空白聖旨,允許軍師先斬後奏處置邊軍一切事務。軍師一職不在大周典章制度之中,但新皇對這位三軍軍師信任至極,使其權利更在正二品的鎮北將軍之上。
若不算女帝的親祖父鄒相,這位不在朝廷典章制度中的軍師方柳,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眾朝臣議論紛紛之際,聞行道走進殿內領旨。
聞行道確實是人中龍鳳,面容俊毅,身形挺拔,有器宇軒昂的大將軍之風。他跪下接旨,脊背挺直如勁松:「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方柳卻未曾露面。
眾朝臣縱使好奇,也無法見其真容。
新任的兵部尚書俯首詢問道:「陛下,這鎮北將軍和軍師可是有軍功,而臣當尚未得知?」
明新露笑答道:「眼下沒有,日後會有的。」
「……日、日後?」
難不成軍功還有提前預知的麼?
「他日收復北境之後。」
「嘶——」
朝中眾臣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