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大周律法,所謂大赦亦有十惡不赦,囊括謀反、叛變、不敬、不睦……內亂等,此次大赦,亦不包括前些日子捉拿的狗官們。
大典之後,聞行道便率領駐守城外的大軍,啟程北境。
女帝與一眾高官親自至城門上送行。
近日,經由方柳刻意造勢,聞行道聞家後人的名聲漸漸傳播開來。年紀稍大些的百姓,還記得當年聞將軍尚在時,北境番邦有所顧忌,便是周成帝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大周朝也曾有過和平安定的時日。
誰知保家衛國的聞家將,會是那般遭奸人陷害的結局,舉國上下皆知聞家將冤枉,可舉國上下亦無能為力。
往事不可追。
自聞家人被滿門抄斬,北境戰事再無捷報傳來。
如今,聽說聞家竟有後人在世,還將受命帶領大周軍隊奪回北境,許多百姓震驚之餘同樣心懷期盼。
聞行道身穿甲冑,腰挎大刀騎著高頭大馬,英姿勃發龍驤虎視。他身長本就傲然於眾人,騎在駿馬更顯威嚴高大,添幾分迫人的氣勢。
正是世人眼中的將軍模樣。
這一番裝束,乃是方柳之意,以振軍民之心。
聞行道向天舉起長刀,氣勢如虹:「驅逐敵寇,奪回北境!」
眾兵齊聲山呼——
「驅逐敵寇,奪回北境!」
「驅逐敵寇,奪回北境!」
「……」
聲音渾厚幽遠,經久不散。
百姓也自發高呼口號,就連送行的官員都激奮不已,滿腔豪情難以抒發,恨不得寫上十首八首詩詞。
方柳頭戴帷帽,飄逸黑紗遮住絕艷面容,於大軍之外縱馬旁觀。
聞行道回首,與之隔著大軍遙遙相望。
他已依照對方所說的。
振奮軍心。
方柳似乎還算滿意,一陣輕柔春風拂過,吹開他帷帽上的輕紗。聞行道耳目清明,見他黑紗下的嘴角微彎,朱唇輕啟:「走罷,大將軍。」
啟程北境。
————
大軍行至城外,方柳與聞行道漸漸變為並肩而行。
軍隊之中,尚有一支特別的隊伍,是由武林中人組成的臨時精兵。那日宮變奪嫡之後,聞行道以盟主之名,命令各門派共留下八百武功高強的豪俠,剩下的人拿著方柳的信返回各自鄉里。
信上所寫,乃是對各門派掌門囑託,若他日北境打起仗來,戰事波及了大周境內,務必護好門派附近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