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被他說的暈暈乎乎,又見他笑靨如花,難得靦腆起來:「那你未說出來的,家國興亡的大道理是什麼?」
「士農工商乃至乞兒,只要還是大周國的子民,便與家國興亡息息相關。」說罷,方柳倏而反問道,「你自是算不得什麼好人,偷竊軍糧、冒犯朝廷重臣,乃是殺頭的重罪,但你可知我為何不生氣?」
瘦子果真被激起了好奇心,傻傻問:「……為什麼?」
「俗語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方柳順著瘦子方才的話,打趣道:「我這身嬌體弱的白面郎君,早在來到北境之前,便猜到了北境百姓的難處。活著都艱難,如何強求百姓知曉禮節榮辱?」
話音落下,久久未曾有人再說話。
聞行道知曉,方柳與瘦子的一番對話,並非只是說給瘦子聽——他在藉機培養官兵們的信念。行軍這些時日,聞行道因官兵素質參差而不悅,方柳其實亦看在眼中。
瘦子被觸動。
火頭軍憋得面紅耳赤,最後仍是忍不住大喊道:「驅逐敵寇,奪回北境!」
其餘人緊隨其後。
一時間,北境荒野上迴蕩著眾人的高喊。
不愧是新皇欽點的軍師。
若說離開尚京城之時,他們異口同聲的口號只是順勢而為,此時便是由心而生。遍觀九州,同是大周子民,為了北境百姓過上有尊嚴的日子,此仗必須打到勝利為止。
他們終成了一支有信念的軍隊。
瘦子忙詢問:「我也能參軍?以往邊軍徵兵的時候,可是看都不看老子一眼的。」
「自然。」方柳淡聲道,「能神不知鬼不覺,從火頭軍眼皮子底下偷走乾糧,你的本事不小。」
瘦子興奮地握緊了拳頭。
火頭軍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快,謝謝咱們軍師,還得跟鎮北將軍道個歉。」
瘦子:「……軍師、將軍?」
「不必。」聞行道用水沾濕碎布條,仔細擦拭方才鉗制瘦子的手,威嚴疏離道,「你先歸到火頭軍中。」
火頭軍便將瘦子帶走了。
二人離開後,聚集於方柳和聞行道周遭的官兵也散去。
方柳看向聞行道:「鎮北將軍有何見解。」
「甘拜下風。」
說罷,聞行道從懷中掏出一方乾淨的帕子。他輕握方柳的手,用帕子裹住他纖長的手指,一根一根擦得格外認真。
方柳垂眸笑道:「大將軍隨身帶這些?」
「日後不必親自動手。」聞行道一字一句道,「看我一眼便好,免得污了你的手。」
————
一日後,大軍抵達新雍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