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在位時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宮中許多奇珍異寶皆有燕家手筆。
燕家並不在意君王糊塗與否,商賈重利,只要能賺取金銀玉石,只要他們朝暮城不亂,乘了誰的冬風又有何干係。
至於名聲,平日裡施恩鄉里百姓,廣結好友仗義疏財,便總不會差。
提起朝暮城燕家,如何都該是正派。
如今卻有不同。
燕折風縱馬時想道——方柳清風朗月,不喜醫仙谷的做派,或許亦不見得高看幾分燕家的家風。
思索間,便已御馬來到軍營外。
看守的將士認出他,打一聲招呼,轉身跑去營內通報,又有小兵將馬匹牽走,不多時便有人來引燕折風往大營中走去。
營帳內,一旁的小泥爐上熬著湯藥,屋內瀰漫濃重的藥草味兒,令人頭悶眼暈。方柳身披玄色披風,執筆端坐案前,聞行道坐在另一邊,似在與他商討對策。
燕折風不懂行軍打仗,聽他們交談兩句,只覺雲裡霧裡。
不多時,方柳放下手中筆:「燕家主。」
燕折風便上前一步,急切詢問:「阿柳傷勢如何?」
其實諸如他、別逢青、霍隱乃至江湖俠士之類,皆算作方柳眼下的心腹,先前便有人秘密送來消息,告知不必心焦,聽命令行事。可人到底中了箭傷,傳回的消息又三言兩語並不多闡述,怎麼可能不心生憂慮。
故而,燕折風此番前來,雖有正事,卻也耐不住先問一句方柳身體。
方柳抬頭瞧燕折風一眼。
聞行道豎耳聽八方動靜,道:「無人。」
方柳便說:「不必憂心。」
看似客套,卻使燕折風躁動一路的心漸定。
他這才又細看方柳面容,一眼望去令人驚心動魄的蒼白,自有一番寧折不彎的氣節,輕輕落筆都顯風骨,弘雅絕塵。
於是燕折風便呆愣愣瞧他,喃喃直說:「無事便好,無事便好……」
方柳語調輕揚:「自然無事,方某須多活些日子,他日好看泱泱大周,國泰民安,千秋萬代。」
怎會有人,愈靠近,愈高潔。
從前識小節不明大義,如今恨不能仗劍隨行。
「好,燕某雖不通兩國交戰之事,可若方莊主行大事,卻憂心兵糧——」燕折風立誓一般,「我燕家商隊豈非白來一趟?」
方柳笑:「燕家主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