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口」。
什麼異口?異口同聲?同聲?
結合楊陶璐英語課代表的身份,是說她以後能成為同聲傳譯譯員?
她的口語的確不錯,卻也只是在10班內比較的結果。別說實驗班那群學霸了,隔壁11班就有個父母都是留學生、從小雙語教學的女生,在省市級的中小學生口語大賽中多次獲獎。雖然比不上高二年紀主持英語角的謝麟婉,卻也相當優秀了。
和她們相比,楊陶璐只能算「還行」。她的父母都是普通職工,並沒有條件給她創造雙語環境。
當然,英語專業的高松然清楚,擁有優秀的語言能力,不代表就能成為同傳譯員。專注力、記憶力、反應速度,乃至抗壓能力都必不可少,同時具備,才能勝任同傳這項高難度、高回報的工作。
剩下幾項,楊陶璐都不算差,今後專注往這個方向培養,看看她的接受程度如何。
隨後,高松然又看向盧浩。
被自己誇了「擁有領隊才能」後,系統忽然給的提示,可以猜測盧浩的天賦就是領隊相關。
……但是,為什麼「天眼」告訴高松然,盧浩的天賦叫做「繩藝」啊?!
第75章
這詞怎麼和「領隊」聯繫在一起呢?
生意?盧浩適合當老闆,領導一個團隊?這還算合理。
雖然父母離異,但吃穿從沒少了他。盧浩父母甚至有一種「你想要多少錢我都給你,別來煩我就行」的心態。
所以,要是盧浩下決心做生意,本錢不會缺。
聖衣?是說盧浩當領隊的團隊,可以爆發小宇宙?
或者說,天賦用的就是「繩藝」二字的本意,盧浩擅長把手下隊員擰成一股繩?
激發了盧浩「擺脫迷惘」的效果,其實已經找到了盧浩未來職業發展的道路,本來也用不著再花錢買天眼了——50點雖是打對摺,那也是點數啊。
不過,抱著微小的希望,想要搞清楚系統給天賦命名的規則,高松然依然決定把這50點花在盧浩身上。
然後不出意外,再次失望——依然沒有搞懂。
三中財大氣粗,今年的運動會格外有排面,竟然租到了奧體中心場館。從場地規模到設施質量,和前幾年租用的大學體育館相比,都高出幾條街。
有專業體育館的氣氛烘托,同學們興致更高了,剛坐上去體育場的大巴,就開始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