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薇忽然感到一絲絕望,對高松然哭訴道:「中考之後,我爸媽給了我選擇的機會。如果我想上高中,他們能找關係把我送進三中來;如果我不想,他們也可以找一所好的職高,讓我學一門技術。」
見高松然沒有回答,華薇還以為,高松然正在思考如何安慰自己,於是她又補充道:「高老師,我對自己的水平很了解,你不用安慰我的。我的成績,考本科是不現實的,再努力三年,如果能上個大專,就是我祖墳冒青煙了……」
一聽就知道,糟糕的考試成績,讓華薇內心的挫敗感極度強烈,甚至懷疑起上高中的決定是否正確。
自從進入高中,幾乎每一天,華薇都倍受打擊。
偏偏三中還是全市最頂尖的一所中學。雖說在10班的競爭壓力小了很多,但反映在試卷上的分數依然是客觀的。
這次期末考試掛了這麼多科,又遇上一個溫柔的高老師,不但不罵她給10班拖後腿,反而耐心講解、努力開導。
卻讓華薇的悲觀情緒徹底爆發。
「別人學一遍的東西,我聽了三遍都不懂。就這個智商——高老師,我選擇念普通高中,是不是一個錯誤?」
高松然沒慌,反而胸有成竹地說:「要是你沒上高中,咱們10班損失可就大了!」
第137章
華薇心中充滿疑惑。在她看來,她的成績,哪怕放在10班都處於中下游,是班級拖後腿的。
損失?損失一個拉低平均分的,使得10班無法在倒數這個領域遙遙領先嗎?
高松然卻壓根沒提成績的事。
「你同桌呂鷗冉,成天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樣,不主動和人說話。在班上,她信任的同學只有你一個。自從和你同桌以來,一個學期不到,她就開始打開心扉,和人交流了。」
這一點高松然沒說錯。呂鷗冉的父親早年突發白血病去世,她小時候年幼無知,對父親說過一句傷人的話。
父親去世後,她一直為此感到內疚。
久而久之,這件事就像一塊壓在心上的石頭,成了她無法癒合的心病。她封鎖心扉,不和人說話,連她的媽媽都拿呂鷗冉沒辦法。
華薇的溫柔親切,卻讓呂鷗冉難得願意向她傾訴。從初中到高中,班上幾乎沒有同學和呂鷗冉親近,根本沒有人能從她口中了解到她的家庭情況。
華薇不光知道她父親去世這件事,還知道具體的細節——呂鷗冉父親是37歲癌症去世的,和生物課上余老師說的那位研究員一模一樣。
否則,面對呂鷗冉在課上情緒的突然爆發,華薇只會覺得同桌哭得莫名其妙,不可能作出及時有效的安慰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