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律師科學家,教師警察工程師,會計審計公務員,投行高管銀行家。
三中學子心目中最熱門的理想職業差不多就是這些。
結果顧青麗說了什麼?急救調度員?這是什麼高大上的職業嗎?
在場的不少師生都覺得自己是不是耳朵里進水了:急救調度員,在急救中心接電話的?
這份工作好像也沒什麼太高的門檻,跟客服沒有兩樣嘛。能考進三中的同學,怎麼還會把這當成理想職業呢?
剛入校,三中每個學子都要學習一遍三中校史。老師們從晚清時的榕月書院講起,說到兩位創始人在抗戰時期經歷的種種磨難,讓同學反反覆覆受著所謂「三中精神」的薰陶。
至於「三中精神」究竟是什麼,哪怕在三中教了幾十年書的退休老教師,都不一定能說得明白。
但是,朝著同學們這麼灌輸就對了。反正嘛,無非是艱苦奮鬥、追求卓越、報效國家這類詞組。
隨著三中漸漸成為運夏市最好的中學之一,吸引來了全市,乃至省內最優秀的生源,「三中精神」似乎開始變味。
追求卓越,成了追求成為人上人。
不知何時,「三種精神」里摻雜進了一些精英主義的成分,更糟糕的是,好像沒有任何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的。
他們來上最好的學校,就是要考上最好的大學,畢業之後也要找到最好的工作……
成為人上人!
在台上擺著一副職業微笑的張處長,聽到顧青麗的開篇一句話,都不屑地搖了搖頭。
早知道,還是不能太放任10班這群荒誕不經的小孩自己做主,應該提前看一下他們的演講稿的!
三中,堂堂林河省省會的名校,畢業跑去接電話,這算什麼遠大前途?這姑娘,是專門上台起鬨,逗大家開心的嗎?
顧青麗的演講稿根本不是臨時寫成的。對於她這樣的英語苦手,寫英語作文之前,當然要先用中文打一遍底稿,再逐字逐句翻譯了。高松然在批改她的英語作文時。也順便將文章的結構和邏輯調整了一番。
面對全場譁然,顧青麗的心裡有些緊張,下意識地在台上尋找高老師。但高老師站在10班隊伍最末尾,顧青麗看不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