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的搖滾社團,她是創立者之一。由於早早被首都音樂學院錄取,已經高三的郭凌茜依然活躍在搖滾社大大小小的排練、演出中,擔任主唱。
此時有同班同學徵求她的意見,郭凌茜卻一言不發,眼神好像鎖定在了舞台上。
另一個同學連忙說:「小聲點。凌茜已經沉醉在表演里了,別打擾她。」
從郭凌茜創立搖滾社、上高三依然不放棄社團活動,就可以看出她對音樂的無上熱情。此時,同學們想,肯定是她在這場表演中找到了共鳴,不願分心聊天。
或者,還有一種可能:那個打鼓的女生,郭凌茜想把她招進搖滾社團。
對著台上瞪了好一會兒,同學們的議論聲漸漸低沉,郭凌茜這才緩緩開口:「我的猜測:你們都說錯了,他們根本沒有出現任何道具故障,我們看到的都是精心設計。」
啊?還等著郭凌茜一番高論,講述高一10班如何臨危不亂,或者講講10班同學的演唱技巧、演奏技巧呢。
「什麼意思?設計好的?」同學們驚訝地重複著郭凌茜的言語。
郭凌茜語氣平靜,但任誰都能聽得出,她內心無比激動。
「你們不覺得燈光忽然暗掉之後,刺耳的小提琴、尖銳短促的架子鼓,也是某種音效嗎?」
她繼續啟發著身邊的同學。可是,和她一起逃課跑出來看表演的同學,多數是來湊熱鬧的,誰也沒有郭凌茜那麼強大的對於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終於,有一位高三男生怯生生地開口:「不是我罵那拉小提琴的女生,但是實話說了吧,燈光剛熄滅那一會兒,她的小提琴拉的不像猴子叫,卻像……鋸木頭。」
周圍幾個高三同學聽了,都忍俊不禁。郭凌茜卻猛地一拍大腿,隨即又揉揉因為力度太大而有些痛的大腿,嚴肅道:「對,就是鋸木頭。」
大家消化起郭凌茜的話來。沒等周圍人對郭凌茜這番高論再有任何意見,舞台上的燈光逐漸變暖,好像黃昏的餘暉灑滿猴山。
10班合唱團再次由和聲無詞吟唱,變成了有歌詞的合唱:
「機器響聲轟隆如雷,猴群緊張慌忙狼狽。隔壁山頭樹木殘毀,猴群憂心家園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