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第一條評論:「偶然刷到這條視頻,讓我想起了自己家。我的母親曾經也開過這樣一家批發商店,在一條陽光和煦卻很狹窄的小路上。從九歲開始,我就在店裡幫忙了。學了四則運算,我總興沖沖地跑去前台給客人結帳。客人拿著十塊錢的紙幣,在我家買了幾瓶礦泉水,我卻算出,我們家店該找客人35塊。母親聽了,當場把我罵了一頓,還教了我如何口算。如今,她年邁了,大腦機能逐漸退化,有時候連我這個兒子都不認得。現在的我,無論再算錯什麼帳,也沒有一個能隨時糾正的母親提醒我了……」
看到這條評論的作者,黃瑩瑩嚇得倒吸一口涼氣,卻也恍然大悟——拿到國內外多個電影節獎項的實力派演員季峰。
在他的評論之下,蓋了好幾十條樓中樓,粉絲紛紛留言:「抓住男神了,合影!」
季峰此人,是華國電影節中年男影星中的翹楚。
他並非電影學院科班出身,而是被一位名導演在街頭偶然發現的。那位導演正為他的新劇本尋找一個面龐堅毅、肌肉發達的農村出身勵志主角,就在路上碰巧遇見了正為家裡批發商店搬運貨物的季峰。
兩人一拍即合。憑藉這一部電影在國內外獲獎無數,季峰也成功以素人身份踏入演藝圈。
「原來是有明星看到了我的視頻啊。唉,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黃瑩瑩有些不知所措的樣子。
聽見這話,高松然倒是很欣慰。黃瑩瑩起初做視頻,純粹是熱情與愛好使然——她想幫助自己喜歡的寶藏小店進行推廣,卻不在乎自己的名聲有多響亮。
她只發視頻,不做任何商業運營。倘若她是為了出名而運營這個頻道,看到季峰這樣一位「自來水」名人,怕是早就奮不顧身地撲到人家私信里要求合作了。
黃瑩瑩雖然還因為受寵若驚而感到不知所措,不過季峰這等名人駕臨評論區,打出長長一段用心點評,說明黃瑩瑩的視頻做卻是好,講述了普通人的故事,令人感動。
菜過五味。10班所有同學都在誇獎黃瑩瑩,說她選址選的好,這一頓聚餐讓眾人吃得心滿意足。
另外一邊,帶領10班15人劇院小分隊的馬傑老師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何珊燕早就成了大劇院的座上賓,姓名在大劇院裡如雷貫耳。然而這件事,馬老師一丁點都不知道。
出發那天清晨,馬老師把他上小學六年級的兒子一起帶到了火車上,和10班同學一起上了包車。
志在當相聲演員的顧凱興,自然選了劇院作為職業生涯體驗活動目的地。從三中到劇院車程不到半小時,顧凱興一個人就把馬傑老師的兒子逗了一路,以至於孩子下車時差點站不穩,向爸爸抱怨道:「這大哥哥太逗了,笑得我肚子疼。」
劇院開放日,今天的公益活動是手工課。劇院方面邀請到了一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和他的幾個學生,為在場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做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