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導演母親鄭重其事地答道:「這管家,別看他是個下人,心思可通透了。你的男主角對姑娘心儀已久,到快結束了才敢表白,沒享受到多少愛情的甜蜜就悲劇了,不就是因為顧慮著重重現實因素嘛。管家陪在主角身邊多年,怎能不懂少爺的心思?他希望主角勇敢一點,獲得幸福,但管家也清楚,自己只是個管家,身份卑微,沒有資格對主人家的少爺指指點點……」
導演聽著,忽然有種醍醐灌頂之感。雷軍晨多次笑場,好不容易憋住了,他卻形成了思維定勢,看著雷軍晨也知道他在憋笑。
但他的舉動,在不明所以的外人看來,卻不是憋笑,而是憋著心裡話。
「怎麼,我說得不對嗎?電視劇看多了,這些橋段,我都見過的!」忽然被兒子盯著,老太太還以為兒子不服氣自己的說法,連忙反駁。
有了母親的評價作為鋪墊,第二天,《心碎》正式開演後的觀眾反應,也就不讓導演感到太過意外了。
演出完畢,不少觀眾都給予了管家這位配角頗高的好評。觀眾認為,他在與男主角演對手戲時,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拿捏得剛剛好,既表現了身為一個下人面對主人必需的分寸感,又體現出他也是個有血有肉的熱血漢子。
只不過,隨著演出場次增多,雷軍晨逐漸習慣了與男主角的對話,也不會再在每次演對手戲時都覺得想笑。那股「憋著心裡話」的勁,也拿不出來了。
知名影評人趙勇碰巧看了這部話劇的首映。過了幾天,又陪同朋友在運夏市大劇院看了同一個劇組的同一個版本。
他在自己的影評中寫道:「從相聲演藝行業退隱後,雷軍晨的第一部話劇,雖然演的只是個配角管家,卻靈氣十足。可惜的是,他的靈氣卻在一次次的重複演出中消磨殆盡……」
作為老爸工作的堅定支持者,趙華楓讀了趙勇的所有影評作品。趙華楓這輩子都不會想到,這名叫做雷軍晨的小演員身上體現的變化,竟和她的同班同學顧凱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第184章
顧凱興和雷軍晨交上了朋友,顧凱興的同桌林鷹也沒閒著。
不過,由於林鷹對劇組彩排的內容——無論是纏綿悱惻的愛情劇還是生動活潑的兒童劇——都沒太大興趣,他早早就溜達到了劇院主舞台。
大舞台上,幾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帶著各自的徒弟,正在指導小朋友做手工玩。
其中一位慈祥的老人名叫古阿子,是被朱家榮見義勇為間接救了的那位。他帶來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便是陳瀟。
他身旁幾位老人都是他的同鄉。當年,聽說古阿子一家搬出家鄉後,古阿子成了外頭某個城市首富的「老師」,鄉里都知道,這是攀上了貴人,也紛紛請求古阿子幫忙,把鄉里鄉親的都介紹到城市裡生活。
這些老人很喜歡和孩子打交道。小孩子天真無邪,對看到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遇到什麼不懂的,對他們這些沒什麼文化的山野老人也表現出足夠的尊重,會甜甜地叫他們「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