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悅詳細地描述著自己的觀察,她的眼睛裡閃爍著與年齡不符的光芒。
第254章
這一番推論,連在場的治安隊員都聽愣了。
不是吧,小姑娘還真玩起偵探遊戲來了?儘管他沒把這高中女生的說法太當回事,但他聽得也很認真——她說的也在理。
而且,一個人在房間裡,不藉助任何專業設備,就能觀察出這麼多現場細節,還是挺厲害的。甚至她所說的不少細節,與留在現場取證偵查的治安隊員傳來的信息相符。
「哦,那另一個人呢?」治安隊員問。
丁悅回答:「另一個人頭部受重擊的位置,位於房間相對中間的位置,所以他那一側的牆面上血液噴濺較少,即使有,也基本位於50厘米以下的高度,大多數集中於踢腳線附近。這些血液噴濺痕跡,可能是兇手傷人後留下的,也有可能是受害者倒地後掙扎時留下的,不太像是事發時第一時間造成的。」
丁悅繼續說:「同樣,茶几凳的重量,決定了它打出去的力量和路徑。由於它比較沉重,如果是我哥哥,依照他的身高和力量,揮舞的軌跡會比較低,擊中受害者的胸、腰、腹部附近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兩個受害者身上最明顯的傷口都集中在了頭部。治安部的叔叔們請注意,我哥哥這輩子最遺憾的事,就是他身高只有1米7哦——還是穿了鞋的結果。面對兩個身材都比他高大的受害者,他真的能用一個茶几凳,在兩人頭頂幾乎最中央的位置,把人砸成重傷了?」
一分鐘之前,治安隊員還看著孩子像模像樣地說著自己的觀察,怎麼一分鐘之後畫風一轉,變成被審訊的未成年17歲女高中生,反過來質問經驗豐富的治安隊員了?
負責手寫筆錄的年輕治安隊員有些不爽,咕噥了一句「沒大沒小」。
其實,他本想大吼一聲,斥責丁悅這種不禮貌行為的,但身旁的前輩卻饒有興致地繼續提問,好像想把小姑娘駁倒一樣:「個子比較矮的人很難在頭頂正中央給人開瓢,的確可能性較小。可是有沒有一種可能,第二個人血液噴濺較低,是因為他坐著的?我明白你想給你哥哥洗清嫌疑,很努力,但是我們做刑偵的真的要考慮各種可能性,不是嗎?」
負責審訊的治安隊員並不了解現場勘查的所有細節,但丁悅並沒有被這個看似宣示權威的反問難倒。
她依然表情凝重地分析:「如果受害者被砸腦袋時坐在沙發上,那麼他相對於攻擊者處於的是一個低位的位置。即使有血液噴濺,也會距離受害者本人更加密集,受害者較遠的地方可能相對乾淨。我並沒有拍照,但我記得非常清楚,現場地面上的血跡並沒有集中在受害者倒下的位置,而是在患者身體較遠的地方也形成了環繞中的噴濺血液,並且根據血液在牆上噴濺留下的形狀,噴濺角度大約在30至45度之間。如果是坐著遭受攻擊,這個角度會更低,且方向更容易向下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