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己也是10班表演的——或者說按照網上說的某種說法——自己也成了10班play的一環?
「和網上說的那種『全場沉浸式表演』有點像吧?」李文超喃喃自語,忽然覺得手裡的手機沒有記錄下10班的表演,卻能記錄下同學們的激//情一刻,好像也挺有意義的。
事實上,就連10班負責這次表演設計和編排的王笛等人,也沒想到演出能達到這種效果。
按錢增增的最初想法,選用《海賊王》的片頭曲,只是因為這首歌大多數同學耳熟能詳,不用花太多時間去學習。
包括全程跟蹤這次排練的高松然,都對如此強烈的反響感到不可思議。
合唱節上同學們的高聲吶喊,從內心深處爆發出的熱情,讓高松然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的高中時代。
那不過是不到十年前的事情,如今回想起來,卻仿佛隔了好幾個時代。
他的高中並不像三中這樣提倡素質教育,也沒有明面上宣傳「兼容並蓄」的教育理念。相反,一切都圍繞高考展開。
離高考還有整整一百天的時候,學校特意組織了一場高考誓師大會。那一天,整座教學樓的每一層都被紅色的標語覆蓋,印著諸如「奮戰百日,決勝高考」、「今日拼搏,明日成功」之類的口號。
年級第一的學霸被推到了主席台上。他起先有些緊張,聲音還帶著輕微顫抖,可沒多久,就變得激昂起來,聲嘶力竭地喊道:「這是我們為夢想拼盡全力的時刻!我們一定要突破自己,讓父母驕傲,讓學校為我們自豪!」
高松然至今記得,當時台下的同學們反應多麼熱烈。
所有人先是安靜地聽著,但很快,整個操場便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掌聲和吶喊。一些學生緊握拳頭,舉到耳邊,擺出一副發誓的姿勢,嘴裡大聲附和著台上的話語。
還有人吼著吼著,眼眶不覺就濕潤了,似乎被自己心中的目標和未來感動得熱淚盈眶。
作為站在人群中的一員,高松然同樣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心中湧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鬥志。
但也就是在那時,一種微妙的想法悄悄冒了出來,像一根細細的刺扎在了他滾燙的情緒中。
這樣的吶喊,究竟是發自內心的信念激勵,還是被強烈的集體氛圍裹挾下的情緒宣洩呢?
如今,站在合唱節的禮堂里,感受著10班同學表演帶來的震撼,高松然仿佛明白了自己18歲那年未解的疑問。
無論是誓師大會上的聲嘶力竭,還是今天合唱節上的情感共鳴,本質都是一樣的——這是同學們在面對沉重學習壓力下的一種心理宣洩。
高松然在大學讀教育心理學的時候,曾學到過一個理論:青春期的學生,在面對高壓環境時,就需要找到出口釋放壓力,也會下意識地尋找群體歸屬感。
大概這就是誓師大會和今天合唱節,大家表現的共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