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民風開放,並不像後來朝代那般注重男女大防,李世民更是支持寡婦改嫁,甚至還為此出台過法律,並且自己以身作則將寡婦納進後宮,然而他依舊一時不能接受女子和男子都能一同接受教育。
這後世怎會這麼荒唐
而他身旁的長孫皇后卻是手有些顫抖,她是世家貴女,自然從小讀書,然而讀的那些書從前是被用來管好後宅,現在則是被用來管好後宮。
她愛讀書,更愛讀史,每每讀到諸如呂后臨朝但最後卻導致整個呂家滅亡的故事時,她總會勸誡自己一定要謹言慎行,約束外戚,不可行那牝雞司晨之事,不然會為長孫家帶來滅門之禍。
甚至她還會故意在丈夫面前示弱,輕易不發表政見,她閒暇時寫下的讀書筆記也不願讓丈夫看到半分。
可現在聽著姜宛的話,她的心臟猛地一顫,一個念頭在她腦海中止不住地升起。
唐,武則天聽著姜宛的話,不由得笑了。
「婉兒,你說這所有人都能讀書是不是包括女子?朕一直看那姜宛活得恣意又自在,明明只是個普通百姓卻懂得極多,之前心中一直有諸多猜測,如果真是女子也能讀書那可真是一切都說得通了。」
上官婉兒此時心中也很是激盪,她雖是才女,有幸得到武皇的賞識參與政事,實現心中抱負。
然而她知道這世上大多數女子是沒這個機會的,哪怕坐在皇位上的人是個女子,甚至武皇在考慮傳位之時也只考慮了侄子和兒子,從未曾考慮過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
她心中很是不理解,但卻礙於武皇的威儀不敢置喙半分。
那些朝中古板的臣子們礙於她是武皇身邊的紅人,見到她時十分恭敬,然而私下裡對她鄙夷不計其數,這些她都知道,她只是懶得跟他們計較罷了,更何況也計較不過來。
若是這後世真如姜姑娘所說女子也能跟男子一般讀書識字,是不是也意味著女子也能如同男子一般讀書做官。
明,朱元璋更加不淡定,「哼,咱可不信像那姜宛說的那般好,書籍那麼貴,怎麼可能人人都能上學讀書?還有那女子怎麼可能能讀書?她們不應該相夫教子嗎?」
一旁的馬皇后此時臉上沒什麼異樣的表情,然而內心卻是翻江倒海。
人人都能讀書?這是也包括女子嗎?
……
天幕下諸朝眾人都生出了無數的疑問,而這些疑問都匯成了彈幕蜂擁而至。
【李氏族譜清理大師:主播你說的所有人包括女子嗎?女子也能讀書識字了?】
【開局一個碗:這天下那麼多百姓怎麼可能人人都能夠讀書習字?況且男女有別,怎可一起讀書。】
【Judy:咱爹說得對,主播托大了,怎麼可能人人都讀得起書?】
……
姜宛看著一條條質疑的彈幕再次疑惑了,九年義務制教育還能被質疑?
而且這怎麼好幾個仿佛那清朝殭屍復活了一般,怎麼還不想讓女子讀書了?
第37章
讀書竟然免費了(又加了……
姜宛有些無語, 「這怎麼可能是假的?現在誰沒上過學?」
不過想到這群人多半是在國外,若是在哪個非洲國家,又或者是緬北什麼的說不準還真不知道。
她一向是個認真的人, 當即講解了起來。
「的確中國這麼多人口, 想要實現所有人都受教育很不容易,但是經過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基本上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義務制教育的普及。」
「義務制教育其實起源於西方, 1763年, 普魯士頒布了強迫教育法, 而後美、英、法等國家分別在19世紀下半葉頒布了義務教育普及法。」
「至於我國其實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便已經有了義務教育的初步意識,然而那時國家貧困弱小, 因此義務教育真正得到發展其實還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
「新中國剛成立時, 我國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普及義務制教育,但卻一直盡力普及教育,更是開展了好幾次的全國大規模掃盲活動。」
「1949年, 我國剛成立時約有5.5億人口, 文盲率卻是高達80%, 不僅老百姓需要教育,同時還成了新中國發展的大障礙。於是轟轟烈烈的全國性大規模掃盲運動開始, 遍布了農民、工人、士兵等等各行各業。」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