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2 / 2)

她又望向寧清,一本正經地說:「姑娘,願這玉佩能讓你與好運相伴,也祝你未來所遇皆歡喜,所得皆善良。」

寧清一時怔住,須臾,她認真地道:「多謝皇后娘娘,您放心,這枚玉佩我一定會好好珍惜。」

玉佩在寧清腰間散發出淡淡的流光,通靈剔透,翠色溫碧。

寧清與皇后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44章 大朔國9

太子冊封大典當日, 舉國歡騰。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按照品級班次排列在臨華殿前的廣場之上,東西相向而立。

陽光和煦, 傾灑在皇宮的琉璃屋瓦上,格外耀眼。

吉時已到,主事官員敲響鐘鼓, 鐘鼓齊鳴三聲, 聲勢浩大。宮廷諸衛宣布百官入場, 眾官員按順序進入臨華殿, 依著自己的站位站好,默默等待冊封大典的開始。

寧清一行人站在官員身後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處,安靜地觀看著。

群臣畢至, 等候元效帝的駕臨。

寧清注意到林昭宇入場時身後還跟著一名中年男子, 看那男子的長相併不像是大朔國人,她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一陣鼓樂聲響起,響徹整座宮殿。元效帝伴隨著鼓樂走進臨華殿,拾階而上。他走到寶座前坐下, 眾人紛紛向著他行三跪九叩禮。

夏鴻永也在引導官員的帶領下進入大殿。他身著袞冕,冕服上刻著十二章紋, 渾身上下散發著高貴之氣。冕冠上的珠子也隨著他的走動, 輕微地晃動著。

鼓樂聲止, 冊封大典正式開始。

太子冊封乃國之盛事, 流程眾多, 官員們一個個神情莊重, 觀看著典禮的舉行。

一系列繁瑣的流程走完, 終於到了宣讀冊封詔書之時。

夏鴻永幾步上前, 屈膝跪地, 左手按在右手之上,身體彎曲,頭緩緩垂至地面,以稽首禮的姿勢跪拜在地。

冊封使站在群臣面前,手持案冊,鏗鏘有力地宣讀太子冊命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朕登基以來,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託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

「安王夏鴻永,日表英奇,天資粹美,恭謙表志,宜成大統。茲恪遵初昭,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授之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冊封使洪亮的聲音在大殿上迴響,落在每個人耳邊。

夏鴻永跪拜在地,恭敬地接過太子印璽和太子冊封文冊。

「兒臣定不負父王所託,心繫百姓,治國理政,為父王分憂。」

冊封禮成,夏鴻永也從這一刻開始,正式成為大朔國當朝太子。

寧清在一旁目睹了整個過程,心情澎湃。此時此刻,她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獨屬於皇家的威儀。整場冊封大典都是那麼的莊嚴肅穆,讓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夏鴻永接過冊封文冊後就退至一旁,目光朝下面的群臣望去。

站在林昭宇身邊的男子在這時走上前,恭敬地朝著元效帝和夏鴻永行禮:「陛下萬安,太子殿下萬安。」

「嶺西國使者舟車勞頓,特意前來參加冊封大典,這實屬大朔國的榮幸。」元效帝坐在寶座上,淡淡地開口。

懷良幾人在下面安靜地觀看著這一幕。

均言見寧清對男子頗為好奇,在一旁解釋說:「嶺西國是西邊的一個大國,之前與我們國家爭鬥了多年。也就是近幾十年,兩國的關係才有些許緩和。」

嶺西國地處西北邊疆地區,與大朔國是鄰國的關係。兩個國家之間隔著一處地界,為了爭奪相交的這一處邊界,大朔國與嶺西國已經爭鬥了多年。

這百餘年來雙方互相看不順眼,也因此邊界處經常會發生戰亂。只是兩國的實力旗鼓相當,交鋒多年以來,雙方雖各有損傷,但誰也奈何不了誰。

國與國之間交戰,受苦的多是住在邊界附近的百姓。邊關百姓深受戰亂之害,沒有一天過得安穩,整日活在提心弔膽中,叫苦連天,怨聲載道。

直到元效帝登基後,嶺西國皇帝將自己的妹妹,嫁與元效帝為妾。雙方因此簽訂了和平協議,各自派出自己國家的將軍,鎮守邊關。兩國不再因為邊界領地歸誰所有而兵戎相見,彼此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也緩和了許多。=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不准偷偷喜歡我 窗外有一棵病梧桐 嗷嗚,惡龍崽崽把王子搶走了 又弄哭了戀愛腦男媽媽 共犯 成為大海之主[西幻] 等雨停 危險關係[刑偵] 蘑菇蘑菇 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