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校史表面上看上去和其他學校的校史一樣,只是講述了一下學校什麼時候建立的,發生了哪些大事,獲得過哪些榮譽。
但是如果細究起來,卻能發現很多細思極恐而地方。
首先是校長,他建完校就死了,蘇容猜測建立這所學校應該是耗費了他的生命力。但如果僅是如此倒是沒什麼,可為什麼他的名字都不被人知曉呢?
在他們原本的認知中,「第十三中學」是「祂」創立的,事實上這也是公認的一件事。但是在校史里,創立「第十三中學」的卻另有其人。
但是這不應該,「第十三中學」作為幾乎每次都是最後才開啟,也是「祂」最後的容身之地的地方。如果不是被「祂」所創立,可以絕對信任的話,蘇容想不通「祂」憑什麼這麼鍾愛這個【固定規則怪談】。
難道校史里寫的內容是假的,或者是有一部分被「祂」神不知鬼不覺的和篡改規則一樣篡改了?
不,這個猜測的可能性也不大。校長如果是假的,那都已經懶的編他的名字了,為什麼還特意編纂出一個死亡日期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況且假如這本《第十三中學校史》真的那麼容易被篡改的話,那兩個男生也不會過來想要拿走它了。
事實上,如果這本書真的這麼容易被動手腳,那它甚至不會出現在圖書館的書柜上。早被「祂」一把火燒成灰了。
如果蘇容沒猜錯的話,這本書應該是有什麼規則的保護機制的,站隊「祂」的人恐怕都動不了。只有當紅山羊搶占了調查員的學生身份,才終於有機會動它。
如果這個推斷沒有錯,那麼那兩個男生果然是在今天,或者說是在剛才不久以前才成功占據的調查員身份。
而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
蘇容垂下眸子,暫時去掉多餘的想法,接著思考關於校史的事情。如果校史沒有錯,而他們的常識也沒有錯的話,那麼這兩者是否有都正確的可能?
有的。
如果這個沒有名字的初代校長本身就是「祂」幻化而成的,那麼一切就都變得合理了起來。
「祂」本身就沒有名字,或者說是人類不可直視的名字,所以初代校長的名字不詳。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建立這所學校,所以在學校建完的同年就死亡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上述內容是正確的,那麼接下來校史里提到的,初代校長的禁令是在幫助「祂」嗎?
禁令一共有三條:
1、禁止對學校搬遷大改。
2、禁止不簽《生死協議》就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