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一次勝利也沒有?
朱元璋後悔看這個了……
他覺得他會被氣得早死的。
第514章 最後的尊嚴
【清軍長驅直入,攻入魯地腹地,攻陷了五十餘座城池,俘虜四十六萬人質畜,次年才退回。】
【而這邊崇禎帝將被彈劾的孫傳庭逮捕入獄。】
各朝眾人再次無語,這都什麼時候了!
火燒眉毛了啊——
還在對自家帶兵打仗的武將出手!
朱標突然想到後世說道遺傳,但是沒一代代傳下去,好的方面遺傳得越來越少了——
這就是平常人經常說的富不過三代嗎……
一個王朝怎麼就不能千秋萬代呢?
從始皇帝開始,到他們的大明,哪怕是最後一個王朝的清朝,沒有一個王朝能達到萬代的國祚。
這是為什麼?
【為了挽救遼東局勢,崇禎帝命洪承疇為主帥,率十三萬明軍精銳與清軍會戰。】
【「松錦之戰」爆發。】
康熙笑了:這一戰可是皇祖父軍事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戰!
此戰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只剩一座孤城寧遠。
【這是一場決定大明國運的一戰,始於清軍圍困錦州,於松山城被清兵攻陷,主帥洪承疇被俘結束,歷時兩年。】
啊……
雖然知道這是明朝末期了,但是如此直觀看到大明的陷落,明朝眾人一時還是無法接受。
朱元璋眼圈都紅了。
而各朝的武將卻開始了研究這一場戰爭,為何明軍明明有優勢卻如此慘敗。
研究到最後嘆一口氣:果然每一個末期的王朝都不無辜。
王朝腐敗的話,武將怎麼英勇也會被拖死。
【這場戰役僅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
【兩線作戰導致明朝國庫空虛,崇禎只得下令繼續多次徵稅,這就是明末著名的「三餉」。】
有遠見的官員們搖頭:這舉措就猶如飲鴆止渴。
百姓們本就負擔沉重,再加上這些賦稅,不反怎麼活?
【三餉讓饑民們走投無路,紛紛加入李自成的隊伍,同年李自成攻陷洛陽。】
內憂外患啊——
朱標覺得這樣的情況即使是父皇也扭轉不了這樣的情況了。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劉邦咋舌:「他怎麼敢這麼做!本來百姓就活不成了,還加重賦稅,這不是逼著百姓們造反嗎?」
「不徵稅,朝廷也無法運轉,戰爭可是最消耗錢財的。」張良有些唏噓。
劉徹看向桑弘羊:「愛卿啊,這些年多虧你了。」
桑弘羊搖頭:「那是先帝休養生息得來的。」
劉徹點頭,確實。
【1642年,崇禎帝再次啟用孫傳庭,讓其剿滅李自成。】
各朝武將們:……
最怕這種皇帝,懷疑你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下獄,需要你的時候又撈出來使勁用……
誰還不是個人呢?
誰不會有怨懟?
【結果被崇禎帝催促出征的孫傳庭兵敗死於潼關。】
明朝眾人:這回武將都死絕了吧,那清軍還不趁機攻城?
看得人太難受了,尤其那個清軍還是關外的蠻族,與中原是天然都死敵。
他們跟隨著皇帝還不容易將暴元消滅,重新建立了漢人的王朝,結果又一個女真過來了……
真是令人崩潰。
朱元璋一聲不吭,眼睛一直盯著天幕,似乎要看看朱家最後的皇帝會怎麼樣。
他會不會如同靖康之變中的徽欽二帝一樣將自己的家人和百姓雙手拱手獻給敵人?
如果是這樣,他要不要留下一個密詔,不許叫朱由檢的人繼位。
【接著,清軍再次入關,攻破三府十八州,俘虜三十餘萬,至此,大明再也無力抵抗,整個大明岌岌可危。】
各朝帝王瞭然:這個明朝差不多了。
乾隆覺得有些無趣,一個早就消失的王朝,被他先祖消滅的王朝有什麼可講的?
搞不好那些一直想要反清復明的亂黨又開始搞事情了。
真是心煩。
朱元璋咬緊了牙關,他就要看著這個朱由檢最後是什麼結果!
【1644年,李自成的起義軍席捲山西,直逼京城。】
【崇禎帝詢問大臣守城之策,滿朝重臣無人出聲。】
【李自成攻入京城後,崇禎帝親手殺了兩個女兒後逃自煤山,在景山的歪脖子樹上自縊而死,終年三十四歲。】=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