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寧今天選用了泰國的茉莉香米,她淘好米後,加入剛剛熬出的雞油,砂鍋底部也刷上雞油,然後把拌了雞油和鹽的米放進去。這一步是為了讓米粒吸收油和鹽,雞油能讓米散發香濃味道,還能使鍋巴酥脆,而鹽則是為了給米增添底味。之後,她把燉豬肚的火關掉,煮得太過,豬肚就會失去嚼勁變爛了。
岳寧又用洋蔥和小蔥熬製蔥油,最後加入碧綠的小蔥汁,得到了寧宴常用的翡翠蔥油。
她看向盧卡斯,盧卡斯的第一盤法式蝸牛已經做好,不少觀眾和廚師都圍過去品鑑。岳寧也走上前去,拿起一個蝸牛,用小叉子挑出蝸牛肉塞進嘴裡。勃艮第大蝸牛比大田螺脆嫩許多,法式做法讓味道十分濃郁,她把蝸牛殼裡剩下的汁水倒入作為蝸牛底座的酥皮殼裡,一口將沾染蝸牛鮮香的酥殼吃下。
盧卡斯早已將她視為知己,期待地問:「怎麼樣?」
「好吃,超級嫩,超級香。」岳寧贊道。
「下一盤,我要試試你的蘑菇醬。」盧卡斯對她說。
岳寧連忙把蘑菇醬遞過去:「給。」
岳寧往另一邊走去,大鼻子大廚剛把砂鍋從烤箱裡拿出來,裡面是加了番茄醬的糊糊狀一鍋亂燉,正咕咚咕咚冒著熱氣,那股香氣直往鼻子裡鑽。
「好香的卡酥萊鍋。」岳寧讚嘆道。
「你吃過卡酥萊鍋?」大鼻子大廚有些詫異。
現場多機位拍攝,幾個主持人分別負責不同區域,一位主持人把話筒遞給岳寧。
岳寧看著大廚正把鍋子上層的脆皮壓下去,接過話筒說道:「吃過。這是一道做菜時香到能讓鄰居來敲門的菜。我超級喜歡,但是不敢多吃,它會讓我一周長胖三斤。」
這道菜用豬皮、豬骨、雞架熬湯,再加上油封鴨、五花肉香腸和豆子、番茄醬燉煮,最讓人長胖的是,每次慢燉後都要加一勺鴨油,而通常要燉六七次。
「岳大廚,你知道卡酥萊鍋的故事嗎?」主持人問她。
「英法戰爭時期,法國南方小鎮卡斯泰爾諾達里被英軍圍困,百姓收集城內所有可用的食材,用一個巨大的燉鍋慢燉數小時給士兵們吃。吃了這鍋食物,士兵們成功振作並擊退英軍。」岳寧說道,「在中國也有類似的故事,東南沿海被日本人騷擾時,百姓收集能找到的食物,煮成一種糊糊給士兵們吃,最終士兵們也趕走了日本人。這種食物叫鼎邊糊,是用米漿和肉類、蔬菜、貝類魚蝦做成的糊糊。」
「哇哦!還有這種巧合?」主持人驚嘆道。
「對啊!悠遠的歷史總有很多巧合。今天我做的豬肚雞和膀胱雞很相似。這道卡酥萊砂鍋,雖然和我的煲仔飯用料不同,但你們知道它們最大的相通點是什麼嗎?」岳寧問道。
大廚抬起頭,饒有興趣地問:「是什麼?」
「正宗卡酥萊需在陶土砂鍋底部形成焦脆層,而我的煲仔飯,底層也要有一層鍋巴。」
「是嗎?我對你的米飯很感興趣。」大鼻子大廚笑著說。
「好啊!我做好了告訴您。」岳寧笑著回應,「今天我不介意長胖,等您做好了我也來嘗嘗。」
「還要烤四次。你等會兒過來,大概要兩個小時。」
岳寧轉身,義大利大廚的意面已經出鍋。
岳寧湊過去嘗了一口,大廚問她:「你能嘗出裡面的肉是什麼肉嗎?」
「風乾的鹹豬肉。」岳寧立刻猜出。
那位大廚哈哈一笑:「不完全正確,是風乾的豬臉肉。」
好吧,臘豬頭意面。
岳寧又來到岩西的操作台前,吃了法國大廚的一塊芝士蛋黃醬香煎銀鱈魚,還嘗了岩西的一個鹽燒大蝦。轉過來,皮埃爾大廚的鴨子馬上就要烤了,她和皮埃爾約好了等會兒過去品嘗。
岳寧回去磨了姜茸,把姜茸放進綠蔥油里,讓綠蔥油有了一定的濃稠度,調味後,她拿出毛筆,用翡翠色的蔥薑汁在兩個白瓷盤裡畫出不同的春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