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寧端著蠶豆燒河蝦出來:「外嫲,咱們在粵城的時候,您不是還跟我去街邊吃小食嗎?我全做好了,開飯了。」
夫妻倆招呼著大家一起坐下。
第259章 吃飯
莊寶如給老太太夾了一塊甲魚裙邊:「嘗嘗您女婿買回來,卻乾瞪眼不知如何下手處理的甲魚。」
「莊寶如,你今天都說了好幾回了。」莫維文佯裝生氣,「媽,她老罵我『十三點』。」
餘思齊夾了一塊冰糖甲魚,問道:「『十三點』是什麼意思?」
「痴線。」莊寶如言簡意賅地解釋道。
小輩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莫維文雖不懂粵語,但他知道這肯定不是什麼好話,於是給愛人夾了一塊甲魚腿:「好嘞,給我在孩子面前留點面子,好不好?」
莊寶如低頭吃起甲魚,甲魚皮軟糯,醬汁濃郁醇厚,甜與咸相互融合,讓人吃了還想吃。
見她再次伸筷,莫維文說道:「我買回來,不會殺,叫寧寧過來幫忙,結果被你罵『十三點』。你現在吃,倒是一塊接一塊停不下來。」
莊寶如白了愛人一眼,也給他夾了一塊:「你好好吃飯。」
莫維文拿了小碗,給莊寶如舀了兩勺塘鯉魚燉蛋,放在她面前:「你也吃。」
老太太看著小兩口……也不對,寶如都五十出頭了。可不管寶如多少歲,她都是他們家那隻嘰嘰喳喳的百靈鳥。
「我要開飯了,你們吃不吃?」喬君慎揭開鋁鍋,說道,「鹹肉菜飯。」
鹹肉的油香、青菜的清鮮撲面而來,顆顆米粒裹著晶瑩的油光,青翠的菜葉與鹹肉丁混在米飯里,格外誘人。
「我也吃。」
大家都想吃,喬君慎便給每個人都盛了飯。葉蘊嫻扒拉了一口米飯,米粒彈牙,鹹肉的咸香與油脂徹底滲入飯粒,而青菜依舊保持著脆嫩的口感,她讚嘆道:「寧寧,你怎麼能把飯做得這麼好吃。」
「我第一次品嘗寧寧的手藝,吃的就是她做的東平雞飯。那味道,吃一次就能讓我記一輩子。」崔慧儀看向喬君賢,「君賢因為錯過了那一口雞飯,就一直四處找寧寧。」
「在西北的時候,難得能吃到大米,我們就加土豆和沙蔥一起煮。」莫維文笑著回憶道,「有了寧寧和志榮父女倆,那些日子也就沒那麼難熬了。」
提起寧寧的父親,莫維文又問:「寧寧,你考大學應該沒問題吧?」
「小姨夫,她都已經給自己找好老師了。」喬君慎說道。
莫維文有些疑惑,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萬博達教授,您不知道嗎?認識嗎?」岳寧問道。
莫維文還沒來得及開口,吃過飯出來洗碗的朱教授快步跑過來:「誰?萬博達?我沒聽錯吧?」
「就是寫《通脹與貨幣崩潰》的萬教授。」岳寧說道。
朱教授端著盆,追問道:「萬老先生去港城了?」
「他年紀大退休了,回了趟天津,然後路過港城,剛好我有機會和他聊了幾句。他曾想回天津老家教書,但是和老師學生接觸後發現,整個理論體系完全不同。他說如果自己年輕些,還有精力一點一點教,可他現在老了,沒那個精力從頭教起。我就建議他留在港城大學,畢竟亞洲在未來幾十年會成為全球發展的引擎。在這裡做研究方便,回內地交流也方便。」
「是你建議他的?」朱教授問。
莫維文去搬了一個凳子過來:「老朱,坐下一起吃兩口。」
「不了,不了。我先去洗碗,等會兒再問小姑娘。」朱教授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打擾大家吃飯,便拿著盆進去洗碗了。
洗碗水槽就在旁邊,莫維文繼續問岳寧:「你怎麼會向萬老先生提這個建議呢?」
「我和他交談很投機,看法也相似。我認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十年看日本,五十年看中國。」岳寧夾了一筷子芹菜香乾,「我出發前,他跟我打電話說,他馬上就能入職港城大學了,開學就能帶我了。」
莫維文和莊寶如上次暑假送女兒們去美國上學,闊別幾十年,青絲已變成白髮,這倒也罷了。
二三十年前的同學和朋友,如今早已成為各個行業的頂尖人物。現在歐美拉攏中國,共同對付蘇聯。作為中國學者,他們受到了歡迎,也有機會見識到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
夫妻倆心裡都有些迷茫,當年美國不讓他們這些科學家回國,夫妻倆輾轉多個國家,才得以回到國內。回國後的這些年,近一半的時間裡,莫維文在西北種土豆,莊寶如雖然在上海,但研究工作也是斷斷續續。=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