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二人引得眾人側目,特別是小娘子們,頻頻偷窺那道紫色身影。
那人高挑挺拔,又生得俊朗,一身紫袍章服加身,內斂威儀,幹練爽利,全然沒有平日裡的仙風道骨,反而老沉穩重,嚴謹又肅穆。
這樣的郎君猶如一座巍峨靠山,讓人很有安全感。
焦老太君畢竟九十高齡,喜清淨,受不了嘈雜。
她年紀大了,神志有時候犯迷糊,李珣跟她拜壽時,她錯把他當成了孫輩,非要拉著他的手嘮家常。
眾人惶恐又尷尬,但老太太固執,怎麼勸說都不聽。
李珣脫不了身,索性坐到身邊陪她嘮家常。
焦老太君很是高興,頻頻誇他長得俊,又問他娶媳婦兒沒有。
被這麼多親眷看著,李珣生出幾分窘迫,抿嘴笑著搖頭。
焦老太君興致勃勃道:「五郎喜歡什麼樣的娘子,改日我替你相看相看。」
旁邊的裴煥之看不下去了,怕自家老母親僭越,忙喚道:「阿娘!」
焦老太君板臉道:「我與五郎說話,你插什麼嘴。」
見她生氣,李珣做了個手勢打斷,裴煥之只得閉嘴。
焦老太君親切地握住他的手,笑盈盈問:「五郎還沒回答我呢,你喜歡怎樣的小娘子,說給祖母聽聽,祖母好好給你物色一個。」
李珣的耳尖微微泛紅,靦腆道:「只要是祖母相中的,都好。」
焦太君嚴肅道:「那怎麼行呢,我們裴家可是有講究的,婚姻大事自然不能馬虎,不但要門當戶對,兩情相悅更好,這樣婚姻才更穩固,家族才會興旺。」
李珣聽著她叨叨絮絮,莫名覺得窩心。
自小到大從未有過長輩這般關切碎念,對於他來說,接觸到的親情少之又少,大多數都是孤身一人。
今日被焦老太君纏著念叨了一番,倒令他心生艷羨。
裴家四世同堂,那種骨肉親情的團聚是任何感情都替代不了的。
焦老太君實在喜歡這個兒郎,接連塞了數枚紅紙包的小玩意兒到李珣手中。
那是老人家用來打發小輩們的壽錢,意喻沾上福壽。
李珣笑著接了。
一旁的裴煥之被自家老母親弄得冷汗淋漓,愈發覺得老母親唐突了貴人。
好在是貴人一直面帶笑容,絲毫沒有懊惱的樣子,他懸掛的心才稍稍落下。
屋裡的女眷們被那場景感染,原以為晉王權勢滔天,定是高不可攀的,不想竟這般謙和可親,叫人心生歡喜。
這不,裴五娘膽子大,故意說道:「祖母偏心,給了五郎這麼多福壽包,卻只給五娘一個。」
旁人紛紛掩嘴笑了起來,李珣抓了幾個遞給她。
裴五娘心肝狂跳,忙上前接過,羞澀道:「多謝殿下。」
李珣又打算分些出去,卻被焦老太君制止了,非要讓他拿著,他只得無奈將它們塞進衣袖的袋子裡。
鬧騰了一番,焦老太君總算放人,李珣得以脫身。
裴煥之汗顏道:「家母年事已高,時常犯糊塗,冒犯了殿下,還請殿下降罪。」
李珣溫和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今兒是老人家生辰,就該多哄著。」
二人出了金玉苑,好巧不巧撞上柳四娘還字帖給裴六郎。他們不知說了什麼,一旁的林秋曼笑得可燦爛了。
裴煥之見到自家寶貝兒子,喚道:「六郎,快過來給殿下見禮。」
裴六郎上前來跟李珣行禮,柳四娘和林秋曼原地行福身禮。
李珣瞥了一眼林秋曼,隨口道:「裴公繁忙,且先去應酬著,我從政事堂過來有些乏,去小憩陣兒。」
裴煥之忙叫裴六郎帶他去安頓。
忘憂閣清淨雅致,僕人茶水伺候,李珣坐了一會兒,心裡頭不爽,便對老陳說道:「去把林二娘叫來,說我有話要問她。」
老陳應了聲是,命人去辦差。
第56章 林二娘翻車被晉王扒節操……
不一會兒林秋曼被帶了過來,李珣端坐在太師椅上擺弄一串念珠。她畢恭畢敬地行福身禮,不明白貴人叫她過來要問什麼。
李珣抬起頭,映入視線的人兒端方窈窕,與平日裡的潑皮大不相同,很是文秀嫻雅。
指腹慢條斯理地摩挲那珠子,他淡淡道:「聽說你打贏了袁氏案的官司?」
林秋曼垂首回答:「托殿下的福,有您坐鎮監督春娟寫證詞,袁娘子自然能洗清冤情。」
她很是拘謹小心,皆因對方一身章服,官威范兒十足,叫人心生畏懼,生怕答錯話掉了腦袋。
李珣睨了她許久,才緩緩起身朝她走去,意味不明問:「賀倪說你攔轎奉晉王府的命喊冤,可有這回事?」
林秋曼沉默了陣兒,狡辯道:「那日在華岩寺是陳管事說直接去攔的。」停頓片刻,「怕是奴理解錯了。」
李珣垂眸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