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老陳還誇讚自家郎君博覽群書,結果下一瞬就被打臉了,他汗顏道:「女德女戒估計郎君不熟悉。」
林秋曼抿嘴憋著笑。
看到她那樣子,李珣不由得想起春日宴上被坑的裴六郎,指了指她道:「狡猾。」
林秋曼挑眉不語。
李珣又道:「是你自個兒說要把《陳律》背得滾瓜爛熟的,我給你兩日,若做不到,便自己來領罰。」
「可。」
「回去吧,明日不用來了。」
林秋曼告辭離去。
待她走後,老陳犯嘀咕道:「這人當真跟機靈鬼兒似的,頭腦靈活,狡猾嬗變,一張破嘴可會噎人了。」
李珣:「是不是比一般世家貴女有趣得多?」
老陳:「確實要活潑一些,不過郎君何苦這般逼她背《陳律》呢?」
李珣皺眉道:「熟讀《陳律》能讓她少給我惹禍。」
老陳不由得笑了,調侃道:「郎君良苦用心委實不易。」
之後兩天林秋曼《陳律》不離手,硬是費了心思把十二篇都背了下來。
她原本不笨,就是懈怠犯懶,如今被李珣刺激,定不能叫他輕看。
而李珣在近些日則忙碌紛繁,正南門畢竟太遠,他都是回的王府。
眼見中秋快到了,十五那天晚上汴陽城裡會放花燈,到時候全城百姓都會聚在一起。
每逢遇到重大節日,京兆府都要提前布局治安防控,以防意外。
林秋曼還以為他把這茬忘了,結果人家記性好得很。
再次來到隔壁院子,老陳已經備上茶水,並笑眯眯道:「中秋快到了,這是郎君從宮裡頭帶來的小餅,小娘子可嘗嘗看。」
食盒裡的小餅玲瓏精緻,顏色造型很是搶眼,每個盒子裡有五隻,共計十二種口味。
老陳說戳了紅點的是甜口,其他的是咸口。
這個時候還沒有月餅一說,林秋曼對月餅是沒什麼興致的,只覺得齁甜。
不過人家盛情款待,她也不客氣,淨完手,挑挑揀揀地拿了一個咸口的來嘗,裡頭的肉蓉很是酥香,有淡淡的胡椒味,頗合胃口。
林秋曼不由得贊道:「到底是宮裡頭的東西,好吃。」
老陳:「小娘子若喜歡,一會兒便給你送過去。」
林秋曼毫不客氣,「那敢情好!」
吃完一個餅,再喝了半碗茶,李珣才從廂房出來。
林秋曼起身行福身禮,他瞥了一眼桌上的殘渣,明明是給她帶的,偏要嫌棄問:「你沒吃晚飯麼?」
林秋曼回懟道:「奴小門小戶見識少,宮裡頭的東西,就算吃不下了也得硬塞一點漲漲世面。」
李珣:「……」
吃貨!
見她沒帶書,他又問道:「你的《陳律》呢?」
林秋曼一臉自信,「奴已經把《陳律》背得滾瓜爛熟,無需用書了。」
李珣半信半疑。
林秋曼:「殿下可抽查。」
李珣:「那便從《斷獄律》往前背。」
林秋曼喝了口茶清嗓子,不再像先前那般插諢打科,而是正正經經把《斷獄律》背了下來。
她背著手,踱著步,咬字清晰,思路明朗,從容不迫。
李珣坐在太師椅上,看她不緊不慢,認真又專注。
正廳里的僕人雖聽得不太明白,但都覺得很了不起。
到底是讀過書的官家娘子,光那氣度和自信,就比一般娘子不一樣了。
林秋曼背完《斷獄律》,接下來是《捕亡律》,再接著《雜律》……條理清晰,字正腔圓,叫人挑不出錯來,可見是費了心思的。
李珣很滿意他的調-教成果,坐在正廳里聽了莫約半個時辰,才不聲不響地去了書房。
老陳笑道:「小娘子了不得,歇會兒吧。」
林秋曼探頭問:「殿下,奴歇會兒可行?」
李珣沒有回應,老陳贊道:「看來小娘子是下了功夫的。」
吳婆子拍馬屁道:「讀過書的娘子就是不一樣,光那氣度就已經讓一般的娘子自愧不如了。」
林秋曼正色道:「女子就應多讀書,肚子裡有墨,則能明事理,辯是非,通曉大義。」
老陳抱著手,似想起了什麼,嘆道:「小娘子這番話倒讓老奴想起了昭妃娘娘,當年她在京中可是有名的才女,飽讀詩書,品格高潔,對郎君諄諄教誨,郎君能有今日的成就,她功不可沒。」=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