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親自把政事堂的老迂腐們都拜訪了一遍,因做過監國,這些國棟對她的態度還行,都願意屏棄偏見來客觀看待華陽館。
從頭到尾李珣都沒有參過言,公事公辦,用本事說話。
政事堂里的宰相們意見各異,有的覺得女郎就應該安分待在後宅,有的覺得華陽館存在得也算合理,畢竟呈上來的學藝女郎們占了近七成是能養家餬口的。
大陳的男丁有賦稅徭役在身,若家中的女郎能幫襯,也算不錯。
人們為這個話題爭論起來,有的覺得可行,有的墨守成規。
最後姜閣老道:「不如這樣,乾脆去問這些女郎家裡的郎君們,他們若覺得受益,也應允,那便證明華陽館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
周相公捋鬍子,「姜閣老說得在理,華陽館既然是民生,涉及到的皆是百姓利益,那咱們就問問百姓們的意見,若是受用,朝廷就把這事落實下去,若是不受用,就到此作罷,如何?」
人們又七嘴八舌議論一番。
沒有什麼比用事實說話更有力度了,大家都不再爭論,只需讓各地里正實地考察上報就行,也挺簡單。
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市井百姓不比上層,家裡多一個勞動力就多一分安穩保障。
大部分郎君都願意自家媳婦兒有掙錢分擔家庭重擔的本事,一部分人覺得沒面子,但在生存面前,還是實際重要。
朝廷經過事實考察後,政事堂的老迂腐們仔細商議一番,覺得可以先撥小部分款試水,再看是否可以推行。
姜閣老的奏章送到李珣手裡,他去永春宮時順便帶了去。
林秋曼看過後,拍大腿道:「這群老迂腐真真是可愛!」
李珣端起茶碗,「你別高興得太早,我那一撇還沒落下呢。」
林秋曼指了指他,啐道:「五郎摳門得要命。」
李珣抿嘴笑道:「政事堂不是給你摳銀子出來了嗎,你還叫。」
林秋曼喜笑顏開,暗搓搓地跑上前親了他一下。
李珣忽然也覺得高興。
那近千名女郎為她請命不是白請的,因為她值得。
第182章 番外:女社
成功從國庫里掏出銀子,三位女郎在華陽府聚了一回。
華陽喝得微醺時說漏了嘴。
「當初楚王用美色蠱惑先帝,將其毒殺,我恨得徹骨。他雖也是李家宗族,到底比不上自己的親兄弟,與其讓旁支撿了便宜,還不如五郎上位。」
一旁伺候的郭嬤嬤乾咳一聲,提醒道:「主子失言了。」
華陽愣了愣,隨即笑道:「醉了,醉了。」
林秋曼立馬岔開話題,問:「長公主與宋御史如何了?」
華陽:「還行,就這樣相處著挺好。」
林秋曼:「沒打算給他駙馬之位了?」
華陽:「就這樣耗著吧,他不屑,我也不屑,都挺好。」
周娘子忽然問:「二娘往後不打官司了,又當如何?」
林秋曼興致勃勃道:「你這一提,我倒有個想法。對於女郎們來說,兩口子鬧到公堂上必然是萬不得已的,若是做一個官方的援助豈不快哉。」
周娘子:「說來聽聽。」
林秋曼:「有時候各鄉鎮街道的里正會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雜事,我也想仿里正,做一個專門處理婚姻矛盾,家暴等事務的機構來。」
「這個機構專門處理女郎們在婚姻中遇到的難處,還包含虐童棄子之類的事務。它屬於官方的,權威的,公正講道理的,對過錯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如果通過這個機構還是無法調解,那便直接援助上公堂,明府也可以根據機構提交的信息做輔助判斷。」
說白了,就相當於現代社會的婦聯,如果找了婦聯還解決不了問題,婦聯直接援助你上公堂。
周娘子聽得似懂非懂,林秋曼耐心解說。
郭嬤嬤倒是聽得明白,贊道:「娘娘這主意好,比上公堂更柔和,也更易讓人接受。」
林秋曼高興道:「嬤嬤也是這樣認為的嗎?我也覺得鬧到公堂上多半是撕破臉的無奈之舉,但還有一些其他矛盾是可以調解的。只有家庭穩固了,才能興旺,促進人口增長,社會安定。」
華陽擺手道:「我一聽你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就頭大。」
周娘子:「奴卻有興致!」
林秋曼試探道:「不如我倆來做這個,我拿私庫的銀子來做。」
周娘子:「那敢情好!」
回去後林秋曼把自己的想法同李珣說了,先前為了華陽館費了不少心思,原本以為這回又會被他洗涮,誰知他居然爽快的讚許了,並且還替她想好了名字:女社。
林秋曼簡直受寵若驚,一骨碌從床上坐起身,披頭散髮道:「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你什麼時候變得像個人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