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2 / 2)

「依我看,這婚離不成。」

「依我看,這婚鐵定得離!」

「你別和我胡攪。我是想,要能在咱們手上把壞事變成好事,馮少杉往後一定感激死我。你不當老闆不知人情世故的難——冤家宜解不宜結!哪像你,想一出是一出。說起來,這麻煩還是你給我惹的呢!」

祁靜聽他拖長了聲調吐苦水,早已抿唇偷笑起來。

「好了,算我的錯,行吧?」

「本來就是!」

宋希文把車停在街邊,兩人對一對表,約定一小時後在車子旁碰面。

祁靜揶揄他:「萬一馮少杉請你吃飯呢?」

「放心,肯定不會忘了你!」

明善堂是一棟獨立的大型建築,共分三層,底樓前邊是店鋪,後邊是處理藥材的大院和辦公間,其餘兩層均為倉庫,常年忙碌。

馮家祖上曾在嘉慶年間出任過宮廷御醫,後因得罪權貴返回故里太倉,轉而經營藥鋪,至少杉祖父輩,又將生意轉至上海,經過幾代積累,到如今已在上海灘占據半壁江山,支撐著數幾十家中小店鋪的藥材供應。

馮少杉穿行在曬滿藥材的院子裡,抓起一把當歸,放在掌心撥弄,觀其色,又低頭嗅一嗅,辨味。這是每日必做的功課,小時侯他沒少在這大院裡廝混,看工人們如何曬藥、篩選、攪拌,但因志不在此,從未細心鑽研過。

十年前,少杉還在美國攻讀學位,一心想當機械設計師,誰能想到長兄在採買藥材途中染病身亡,他便成了馮家僅存的兒子,不得不放棄所學,回國繼承家業。

明善堂落到他這個「外行」手上,非但沒有衰落,反而越做越大,如此成功與他保持嚴格的採藥標準和開放的態度不無關係。

在少杉接手前,藥鋪只售中成藥,父兄均對西藥有排斥心理。民國十七年,汪精衛欲廢止中醫,引發軒然大波,須臾,全國範圍內掀起中西醫之爭,上海更是前沿陣地,鬧到中醫全面停診,聯合商討對策,父兄也都參與其中,後因眾怒難犯,汪氏的提議半途便夭折了。

少杉認為西醫在治療緊急病症方面確有奇效,比如盤尼西林的推行,曾救下無數人性命。所以他說服母親,打破陳規,開始兼售西藥。

此外,馮家力行善事積下了良好口碑,也是明善堂久盛不衰的又一個原因。

遠的不說,37 年中日上海一戰,造成大量難民蜂擁入租界,租界人數一夕間膨脹數倍,加之正值酷暑,又有傷員無數,衛生堪憂,極易引發瘟疫。少杉不僅積極協助人員疏導工作,還免費為病患提供診療和藥材,解了地方上的燃眉之急。

戰事初起,滬上人士便紛紛出逃,不少藥堂同行因與少杉交好,臨走前將藥品或托他代售,或乾脆低價轉售給他。戰後物資奇缺,藥材尤甚,西藥以盤尼西林和金雞納霜供應最為緊張,一些貪婪的藥商囤積居奇,造成藥品價格飛漲,而少杉手上正握著豐富儲備,有不少同行勸他依市場行事,這錢不掙白不掙。少杉沒有妥協,他的原則很簡單,不發國難財。

馮少杉把當歸扔回曬匾內,心裡生出隱憂,新進的這批貨成色差了點。

藥材好壞關乎人命,不可胡亂矇混。這是父親在世時一再叮囑兄長的。往年同一種藥材供應商多達七八家,質量可以保證在上乘,只是如今戰事頻仍,交通梗阻,多數已縮減至僅一兩處,能夠採辦齊全已屬不易。

前次原料收購,因採辦點都在江蘇境內,加之通行證等皆已辦妥,母親方同意他跟船隨行,途徑江南數鎮,多地淪陷,一派戰後的頹敗景象,他看在眼裡,倍覺淒涼。

當年一心想學機械設計,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為國家做點實事,而如今他堅持留在上海經營藥鋪,原因也是一樣——他想在崎嶇的局面之下,努力給自己找一條既不違背本心又能相對順暢的路走。

然而談何容易。

夥計來報,宋希文到了。

馮少杉走至水池邊洗手,吩咐道:「請他到會客室稍坐,我這就過去。」

宋希文一杯熱茶剛捧在手裡,馮少杉已負手進來,他忙起身。=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5.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小領主 《心结(强取豪夺)》 《燃潮》 《万人嫌小聋子嫁给渣攻舅舅后》 《失忆后赖上死对头》 《致我们终将到来的幸福》 《甘心情愿(作者:张大吉)》 《嚣张嫡女娶进门,残疾世子有福了》 總在沉浸式吃瓜的炮灰泄露心聲後 撿到高中生小狼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