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點猜想,在後期排查過程中,由種種線索佐證,也被移除調查範圍內。」
「首先是當年,馬家人養狗,根據周圍鄰居口供,他們家那條狼狗非常謹慎,日常看家,有人路過,都會狂吠不止。」
「並且在那段時間裡,馬之孝的繼母,沒有固定工作,平常都在家門附近的菜園子裡打轉。」
「如果猜想成立,匪徒入室前,要避開兇狠的看門狗,還要保證自己不被隨時可能回家的女主人發現。」
「而就算他能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
「臥室欄杆被人惡意剪斷破壞,留下這麼大的破綻,當事人夜裡回家,進進出出,就都那麼剛好的瞎了眼,沒一個人能看見?」
「且,如果兇手細心至此,在作案前,他不可能沒了解到,在小鎮裡,馬家的經濟實力,根本排不上號。」
「就算真要搶,他不挑那些樓房加蓋到三層,院子裡停著小轎車,出門穿金戴銀的富貴人家。」
「卻偏偏盯上這個惡貫滿盈,負債纍纍,兜里連仨瓜倆棗都拿不出來的困難家庭?」
「綜合以上,這麼多不合理的內容。」
「一個兩個還算巧合,但三個四個……就絕對不是窮凶極惡到,連翻窗都知道擦掉腳印的兇手,會做出來的事情。」
「所以我認為,這幾條線索,都是兇手刻意製造的偽裝。」
「目地就是為了迷惑警方,掩蓋自己熟人作案的事實,藉此洗刷自身嫌疑。」
「排除入室搶劫,進入熟人作案的範疇。」
「根據社會關係排查,主要又分為情殺和仇殺兩個大列。」
「其中馬之孝的父親,好賭濫賭,在外口碑極差,提到他的罵聲居多。」
「男人雖愛打牌,嗜賭如命,但牌品極差,欠債不還,出千耍賴,村子裡了解他為人的鄰居,幾乎都不和他來往。」
「同時也包括馬之孝的繼母,雖然相貌平平,但性格狡猾奸詐,私生活混亂。」
「她在第一段婚姻里,就是因為對待感情不忠,從而導致前夫強硬要求離婚,帶著孩子被人掃地出門。」
「在嫁給馬之孝的父親後,男方因為躲債,常年不在家中。」
「她一個人拉扯兩個小孩,不甘寂寞,又勾搭上了鎮子裡豆腐磨坊的男老闆。」
這事情甚至不用費心調查,在八卦流傳極快的街頭巷尾里,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甚至還有聽說,馬之孝父親在得知妻子不忠,與旁人往來後,不僅不生氣,反而持刀上門,向人討要精神損失費。
或趁夜深人靜之際,又將人家的原配堵在偏僻處,要求公平交易,自己也得把這便宜給占回來,鬧得對方幾度尋死,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