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見面讓張揚對元和幸子多了一些認識,可是心中的迷惑卻又增加了許多,元和幸子這個女人絕不簡單,服部家族在日本是武學界的泰斗,其地位在日本國內相當尊崇,或許元和幸子真的是服部蒼山的義女,但是服部一生是服部蒼山的親生兒子,何以元和幸子對他的態度毫不客氣,就像呵斥一個普通的手下一樣?其中的內情張揚也不想詳詢,他換好備胎之後離開了這裡。
張揚並沒有想到申請保稅區的事情進行的如此順利,在他離開東江之前,宋懷明就給了他一個確定的消息,保稅區的事情上頭已經有了明確的答覆,高層認為成立保稅區有助於平海和周邊省份的經濟發展,進一步鞏固平海在周邊地區的經濟核心地位,這是件大好事,會專門為這件事開綠燈。這個月就可以將保稅區的事情批覆下來,因為這件事省長周興民也特地延長了在京城的逗留的時間,要把這件事全部搞定才回來。
張大官人聽到這個消息真是喜出望外,可是國務院特批平海成立保稅區的消息同時也傳了出去。嵐山、南錫各市聽到這一消息之後都聞風而動,誰都知道保稅區是一塊大肥肉,誰都想把保稅區弄到自己那裡。這次省里出面申請保稅區,在其他城市看來大家都有機會,所以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動作起來。
嵐山和南錫認為這件事他們的希望最大,這次前來爭取保稅區的有南錫市常務副市長龔奇偉,而為了表示對這件事的重視,嵐山市市長常凌空也親自來東江。現在嵐山和南錫聯合建設深水港,在成立保稅區的事情上,自然而然兩座城市聯合了起來,他們想從省里務必爭取到這一名額。其他的地級市也不是不想爭,可多數內陸城市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放眼平海,最有希望的就是嵐山、南錫和北港,北港方面也來人了,北港市長宮還山親自來到了東江。
宮還山過來是為北港爭取這件事的,因為張揚一直在保稅區的事情上採取低調操作,所以之前大家對保稅區的事情一無所知,甚至連宮還山這位他的上級市長都不知道平海成立保稅區第一個是由濱海提出來的,始終被蒙在鼓裡。
宋懷明也沒有想到上頭關於保稅區的認同這麼快就傳遍了平海,他和周興民對此有過共識,一定要保守秘密,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總歸還是露出風聲,由此可見,各市縣設立在京城的駐京辦也不是一無是處,憑藉著在京城的一些關係還是能夠刺探到一些內幕消息。
問題的關鍵在於,國務院同意在平海設立保稅區,並沒有特別指定是濱海,所以下面這些地級市才會有爭取保稅區落戶自己那裡的想法。
宋懷明首先接見的是常凌空和龔奇偉,他們兩人聯袂而來,此次對保稅區的事情志在必得,而且兩人一起過來是想向領導表明一個態度,嵐山和南錫在深水港的事情上合作無間,同樣,他們在保稅區的問題上也可以處理好、合作好。
兩人由常凌空負責說話,常凌空道:「宋書記,我聽說國務院已經批准在平海成立保稅區,這件事是否屬實?」
宋懷明笑道:「你們的消息倒是靈通,的確有這件事。」
常凌空和龔奇偉對望了一眼,兩人都露出一絲笑容,常凌空道:「宋書記,我們想多問一句,您打算將免稅區設立在哪裡?」
宋懷明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問道:「你們以為設立在哪裡比較合適?」
龔奇偉道:「當然是落戶在我們那邊了,我們擁有平海最大的深水港,在深水港的建設上已經積累了合作開發的經驗,如果可以將免稅區落戶在我們那邊,嵐山和南錫一定會合作無間,以深水港為核心,打造一個全新的經濟活躍區,帶動整個平海的經濟發展。」
宋懷明笑道:「雄心很大嘛!」
常凌空道:「宋書記不是常常教我們要把眼光放遠一點,膽子放大一點嗎?」
宋懷明呵呵笑了一聲道:「你們之前怎麼沒有這樣的想法?」
常凌空道:「宋書記,我們始終不如您站的高看得遠,對您我們是心服口服,現在我們算是真正見識到什麼叫高瞻遠矚,戰略眼光了。」
宋懷明道:「你少拍我馬匹,國家經濟區落戶你們嵐山,深水港建在南錫,怎麼?什麼好事都想爭取過去,平海這麼多城市,如果政策的天平全都向你們傾斜,其他的同志肯定要說我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