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凌空和龔奇偉聽到宋懷明這麼說心裡都是涼了半截,聽話聽音,宋懷明的這句話擺明了是沒有考慮將免稅區落戶他們那邊,龔奇偉道:「宋書記,當今的時代並不是大鍋飯的時代,在發展中不能搞平均主義,而是要考慮到怎樣的決策對平海的發展更為有利,嵐山和南錫這兩年的發展有目共睹,我們已經站在了平海經濟發展的高點位置。」龔奇偉向來敢說,即使是面對省委書記宋懷明,他一樣不怕將心中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宋懷明笑了笑道:「奇偉同志,大局觀不是平均主義,站在你們的角度,你們考慮的是如何能夠讓南錫和嵐山更好的發展,可是如果從我們的角度出發,我們希望平海能夠得到穩定而均衡的發展。」
常凌空道:「宋書記,可是保稅區的設立對地域經濟能夠起到強大的推動和刺激作用,我們實在想像不出,還有哪個地方可以比我們這一區域更加合適。」
宋懷明道:「我還是那句話,既然你能夠考慮到保稅區的推動作用,為什麼你一早沒有想到去申請?」
常凌空無言以對。
宋懷明道:「我不妨跟你們說實話,其實最早申請保稅區的並不是省里出面,而是濱海提出的這個概念,他們想圍繞福隆港周圍打造平海的第一個保稅區,張揚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申請報告早就遞到了我這裡,我並沒有將他的申請報告遞上去,和周省長討論之後,決定以省里的名義來提出這個申請,我們認為這樣把握可以更大一些,從濱海提出保稅區的構想一直到申請,始終都很低調,並不想在省里引起太多的影響,就是為了避免出現內部競爭,出現關於花落誰家的討論。」
龔奇偉和常凌空相互看了一眼,現在他們明白了,這事兒是張揚最先提出來的。
宋懷明將張揚成立保稅區的申請書遞給他們:「你們看看,濱海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龔奇偉還是很認真的看完了那篇申請,常凌空掃了一眼,心中暗道:「這事兒估計沒戲了,一來是張揚首先提出的申請,二來這廝是宋書記的女婿,他和上層的關係相當好,如若不然國務院也不會那麼快就批覆下來,人家花費了這麼大的力氣,現在有結果了,好處肯定不會讓他們平白得去。」
龔奇偉看完,不由得感嘆道:「張揚真是一個人才啊,敢想敢幹,當初我們就不該放他離開南錫。」
宋懷明笑了起來:「就算他仍在南錫,保稅區一樣不會考慮落戶你們那邊,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平海發展的勢頭不錯,但是南北經濟發展不均衡是非常明顯的,這幾年,省里對平海北部幾座城市進行了政策扶持,以江城為代表的北部城市也在拼命追趕,但是這種長時間形成的差距並不是短期內可以逾越的,在北部成立保稅區,可以很好的均衡南北發展,為平海未來的經濟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你們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們同時也要記住,平海是一個整體,無論南北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我將平海比喻成一架飛機,南北都是機翼,如果機翼不均衡,這架飛機註定要栽跟頭,更別提騰飛這兩個字了。」
龔奇偉和常凌空都點了點頭,自從知道張揚最早提出保稅區的事情,兩人在心中已經放棄了爭取的念頭。
宋懷明又道:「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不同,考慮問題自然不同,未來的平海是屬於你們的,有一天,等你們接替我的工作,站在我的位置上,你們會做出和我同樣的選擇。」
常凌空道:「宋書記,我們明白了,無論保稅區最終落戶哪裡,總而言之還是在平海,只要對平海的未來發展有好處,我們都雙手贊成。」
龔奇偉道:「我還是有些不甘心啊,當初就不該把張揚給放走,他真是敢想敢幹,放眼平海體制內,再也找不到一個像他這麼有能力的幹部了。」龔奇偉對張揚是真心欣賞。
宋懷明聽到龔奇偉對張揚如此讚許,心中自然也非常高興,他笑了笑道:「張揚還在東江呢,你們可以找他聊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