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講起這些,如果把生活的期望寄托在一本書上,是不是太虛無縹緲。可是我確實靠著這個故事慢慢走出來。
海鷗聲嘹亮,她同樣跟我講起她的一些經歷。
幾年前,她丈夫患癌住院,幾乎花光家裡所有積蓄,好在他們之前做過理財,尚且能夠維持日常開支。
她丈夫在重症監護室住滿一個月後轉為普通病房,在那一個月里,她與媽媽幾乎求遍知道的所有寺廟。
當時她的膝蓋不能彎曲,每天晚上會被疼醒,一直到現在,她的膝蓋到陰雨天還會隱隱作痛,總是提醒她那一個月暗無天日的生活。
她丈夫曾給她寫過兩封遺書,交代好後事準備自殺,但是都被她及時發現。
她妥善保存好兩封遺書,打算等他好起來的時候拿給他看。
「我當時就跟他說,我們好不容易才走到現在,他的病又不是無藥可醫,為什麼要放棄呢?」
「他是一個悲觀的人,我一直都知道,」她說話期間聲音帶有輕微的後怕,「我儘管不想他離開,但也知道他的病是一個定時炸彈,他總覺得是他拖累了我,其實他不知道,一直都是他領著我往前走,很多次救我於水火之中,這次只不過是暫時互換身份。」
後來她丈夫的病情得到控制,出院之後休養兩個月重新開始工作,她丈夫是個工作狂,經營一家規模還算可以的遊戲公司,他每年定期體檢,癌細胞已經兩年沒有擴散了。
我意外發現手機里有款遊戲就是由她丈夫公司推出的,在我找不到書中答案之後,試著將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恰好那時有一款組隊解謎類遊戲正熱。
我想這是上天安排好的緣分,在我認識她不足三天就已經成為朋友。或者說,在她問我借書的時候,我們已經成為了朋友。
互相傾訴之後,我們安靜好長時間。似乎都因對方揭開傷疤而感到悲傷。
分開之前,她讓我不要難過,說出與林之愷先生同樣的話。
能夠讓我多一份繼續生活的希望,這或許就是故事本身的意義,我因這個故事認識的一些人,懂得的一些道理和重新燃起的生活火苗,這些全部是故事帶給我的意義。
我沒什麼不知足的。
/
回家之後,我著手擺脫延畢兩年的學生身份。
對此改變態度的人是我向來嚴厲的媽媽,她擔心我遭遇挫折後再次一蹶不振,每天晚上陪我散步並寬慰我學業其實沒那麼重要。
甚至工作也沒那麼重要,社會上一切的規則都不重要。我的任務就是好好活著,努力讓自己開心。
年過半百的媽媽告訴我,他們目前只希望我生活愉快。
毒舌朋友說出的話依舊犀利,我們在一個周日見面,他坐在我
對面,直接點明我不撞南牆不回頭,非要走到死胡同才想要轉彎。
我說其實並不是很想轉彎。
他聽到我的話後忍住要罵我的衝動,用一杯冰水壓住即將爆發的脾氣,詢問我的生活近況。
我當時往返家與圖書館之間,偶爾匆匆趕路的時候看到街道上抽綠的梧桐樹葉,會恍惚一下。自那日回來以後,我很少想起這件事情。
我與林之愷先生通過郵件,跟他簡單說明這次旅程並沒有多少收穫,回復我的是他助理,客氣禮貌地告訴我,林先生做完手術後在靜養,他留給我一張照片,並祝願我餘生順遂。
因為一些瑣碎意外,等我真正拿到那張照片時已經三月下旬,那天下了綿延細雨,我剛認識不久的朋友與丈夫錯峰旅遊,剛好途徑這邊。
我見到了她丈夫,話不多,人也清瘦,但是精神還可以。
我跟她經常聯繫,得知她家裡最近新添了成員,某天下班她丈夫在小區里綁架了一隻小貓,並告訴我她準備辭職。
她與丈夫沒有孩子,並且並沒有要做父母的計劃。她說這些年在工作上花費太多時間,年輕的時候認為要努力掙錢,以生活為代價獲得事業上的一些成功,在經歷母親住院和丈夫患癌之後,她一下子驚醒,這並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等她處理好人事關係,之後便要與親人過一種旅居的生活。
我在微信上用很羨慕的語氣說她心態很好,在跟她聊天中,我獲得夏日傍晚那樣的靜謐。=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