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1 / 2)

她為我出主意,幫我出謀劃策。

她是我很想要成為的一類女性,我準備畢業的那段時間,一直以她為榜樣。

我曾經說過我周圍有一群很厲害的朋友,他們越是厲害,我的獲得感越低。

他們靠著天賦跑得飛快,我憑藉算得上優點的勤奮,艱難地打怪升級,學生時代贏得一些獎項、讀的還算可以的學校,在他們眼裡只是開胃前菜。他們也是很好的人,只是無意間顯露出來的優勢能夠將我努力堆壘起來幾米高的積木壓垮。

我媽媽讓我心態放穩,不要跟別人比較,然後又向我提起她同事女兒的年薪,或者我哪位朋友事業和婚姻都已經穩定,問我什麼時候打算振作起來。

我爸爸很會說好聽話,為人正直,且工作負責,情緒價值給得很足,毫不抱怨地陪我媽媽逛街買單,也不吝嗇表達對我的愛,但是在很多家庭大事面前,他幾乎是隱身的。

跟我朋友講過之後,她給我發來一段文字,沒有勸我怎麼放下心結,她問我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果知道的話,想要什麼直接去爭取就好了,這世界是個多麼大的草台班子,讓我不要害怕,如果不知道,她不介意陪我找到。

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過這些,我也從來沒意識到自己需要這些話。

身邊的人都在告訴我要做什麼,應該怎麼做,但沒有人跟我說過,我也可以不做。

我擁有選擇的權利。

她年齡稍長,身上並沒有年長者的氣勢凌人和好為人師的味道,我能感知到她內心的堅韌,並一直以她為目標前進。

那兩個月,我將她看成情緒的另一個出口,在疲憊的生活夾縫裡得以順暢呼吸。

陪他們閒逛的時候,她提起自己家鄉的梧桐樹,其實也很茂盛。

去往下一個旅行地前,她抱住我,跟我說不管小魚還是小蝦都會游到海水盡頭。

三天之後,我的畢業論文通過外審,小論文也被接收。

那天晚上我坐在房間裡,得知消息之後只有坦然,氣球緩緩下降。

關上電腦,我拿出被放在書架最裡層的《庸俗夏日》,坐在窗台讀到最後一句,窗外飄進來一點雨,等感覺到涼時,我又把書頁哭成凹凹凸凸一片。

/

2025年4月中旬,毒舌朋友甩給我一條消息,我點開連結,裡面是一則有關《庸俗夏日》的新聞採訪。

我快速閱讀一遍,再逐字閱讀。

在回答「為什麼當初沒有寫完這個故事」這個問題時,作者是這樣說的:

「其實這本書更像是以易純的視角創作出來的,她聽到的聲音、看到的顏色,隨之帶給她的感受,全部變成筆下的文字。易純有寫日記的習慣,所以這個故事並非由我單獨執筆寫成,她很大方地借給我2007年與2008年的日記,我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來源只有那一本日記。易純離開廣州以後,我們一致認為故事就該結束了。

我們都考慮過,讀者會對這個結局抱有遺憾,因為開放性結局總讓人心臟懸空,不會感到踏實。

同時我們又認為,故事沒有結局這種說法,畢竟所謂的人生也沒有結局可言。

所以我們後來保持當初的看法,將故事暫停在廣州,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們就在廣州告別,大家也要繼續下一段行程。」

「有些朋友很關心後續,首先表示抱歉,故事沒有結束,只是這本書沒有續集了。我們都很擔心暴露太多,也不願意這本書影響我們的生活,但是借這個機會,我向關心易純和蔣域的朋友轉達一下他們的近況。

目前他們過得很安靜,或許十多年前有人在p大的校園裡與蔣域擦肩而過,又或許有人曾經像我一樣,在美國街道偶遇過易純,只是這並不是他們的真實姓名。或者,讀到這裡時,他們正從一些人身邊路過,你們素昧平生,但又相識多年。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也都要各自出發,希望《庸俗夏日》是一本合格的健康讀物。

祝願大家,陽光普照,萬事燦爛。」

貓再次打翻一隻玻璃水杯,玻璃碎在地板上,清脆的一聲響,將我從遙遠的記憶中拉回現實。

它看向我,甩著尾巴飛快溜走。

我將這條消息轉發給程思言,她跟丈夫從我這裡離開後又去了兩個城市,現在已經到家。

一個小時她前問我要不要打遊戲,是那款她丈夫公司新出的解謎類遊戲。當時我在看新聞採訪,等反應過來才發現忘記回她。

她很快回復,問我心情怎麼樣。

我並沒有想太多,兩年前,我得知自己要延期畢業,回到家裡我媽問我為什麼臉色那樣難看,我藉口說知音漫客停刊太難過。再後來是爸媽帶我去精神科,一次次拿藥做測量,上周那個精神科叔叔面帶笑意地跟我說可以停藥了,我媽嗚地一聲哭了出來,而我只覺得疲憊,這一切終於結束了。

我明白為什麼程思言的丈夫覺得自己是拖累。

最新小说: 《青梅晚春》 《雪意昭昭》 《拥星吻云雾》 《余生热恋[先婚后爱]》 《云朵和山先生》 《待她折柳》 尋找時間的灰度 別愛無恙 甜蜜一生 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