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1 / 2)

拓跋燾眯了眯眼睛,俄而笑道:「這話是孟子說的,又不是孔子!」他閒閒地喝了一大杯酒,仿佛要趁著齋戒前好好飲個痛快,而後也閒閒地說:「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劉義隆毀兩國平安在前,我回擊在後。放到萬世以後,我也占理!」

第二日清晨,還倦倦然在昏昏睡夢中的謝蘭修,果然被激昂的金鼓聲吵醒了。魏國士兵喊聲震天動地,連牢固釘著的御幄似乎都在震顫:「飲馬長江——,不勝不歸——」刀劍的金屬撞擊聲旋即響起,聲亦鏘然,直動雲天。

謝蘭修半坐起來,恍惚中卻似乎記起,昨晚上拓跋燾酒酣之後,在她耳邊喃喃哼唱的,還是《擊鼓》。

作者有話要說:

☆、夷歌數處

謝蘭修看到的慘烈,實在只是窺斑見豹而已。拓跋燾南征,改變以往自己身先士卒的方式,而是驅北地漢人、氐人、羌人為前鋒,而以鮮卑武將士卒為監督,奉行鐵血軍規,無人敢不服從。

當西路拓跋仁的隊伍一路燒殺,很快奪取長安,又飛襲項城和懸瓠,接著,劍鋒直指由劉義隆第四子劉鑠所統領的壽陽城。

壽陽乃是門戶之地,一旦被打開,則南向坦蕩,幾乎一無屏障。劉鑠才十五六歲,他也是劉義隆比較鍾愛的兒子,不過才華卻顯示在文才上,尤其擅長擬古詩。但這樣的翩翩少年,遠不及乃父當年鎮守彭城和荊州時的凌冽才幹,見到狼煙漸近,嚇得腿軟。任憑周遭人怎麼勸說,執意要關閉壽陽城門,閉守城池。

他手下的左軍將軍是劉康祖,當年提議北伐時,他本不大願意,提議晚一晚再說。但當時劉義隆正在剛愎時,沒有採納。如今他在劉鑠治下,倒也不失直率,瞪著這位年輕的皇子道:「殿下!我方雖然長於守城,但守城的目的是以守為攻,出其不意制敵,而不是龜縮在城內等待救援——何況如今,救援又在哪裡呢?!」

劉鑠委屈地撅著嘴:「劉將軍說得容易!拓跋仁帶的軍隊跟瘋了似的,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我們兵力不足,士氣更不足,哪裡是他的對手?出了壽陽,不僅打不過,逃也未必逃得掉。而壽陽地大城堅,裡頭糧食又足,我們牢牢守住,說不定還有轉機!」

劉康祖睚眥俱裂,若不是看在面前這人是皇帝的兒子,幾乎巴掌都要揮上去了。他恨恨道:「真成了孤城,臣看殿下還能困守多久!陛下急急召臣從虎牢回援壽陽,不是叫臣陪著殿下關上城門躲清閒的!」

劉鑠不快,但是他此刻全無主意,也只能仰仗面前這位壞脾氣的將軍,撇撇嘴說:「城中只有一萬千兵卒了,將軍若是執意要打,孤便撥八千人與將軍,留兩千守城。不過,據說拓跋仁那一支有八萬人,我們再強,也沒有以一敵十的能耐吧?」

劉康祖慨然道:「他都送上門來了,我們為何要逃避?壽陽城外的尉武地勢險峻,適合迎戰。既然殿下肯將兵力付與下臣,下臣自當勉力,不勝則馬革裹屍還!」

劉鑠既欽佩他的氣概,但也覺得他迂闊得好笑,又撇撇嘴算是答應了。

八千個江左子弟,不知是嚇傻了,還是壓根被血腥的戰爭給折磨麻木了,聽說即將迎戰八萬驍勇剽悍的北魏大軍,都是木木然握著手裡的長槍和長矛,不則一聲。劉康祖站在這些男兒面前,望著一張張或年幼、或老邁的臉龐,突地有些心酸。原本打了幾遍腹稿的激昂陳詞,剎那就一句都說不出來了。

他緩緩踱步到軍伍前面一個執戈的少年面前,輕聲問道:「你多大了?」

那少年郎愣了愣,然後努力挺了挺胸膛,大聲說:「我今年十六!」

劉康祖笑了起來,用力拍了拍這少年的肩膀,少年齜牙咧嘴的,卻撐著沒讓肩膀歪斜下去。劉康祖又問:「你是軍戶人家?」那少年搖搖頭:「我原是兗州民丁,陛下詔下徵兵,我年滿十五歲,軍書一到,自然脫不得兵役。再者,我服役,家裡阿父和阿弟就可以免了。」

劉康祖捏著他肩膀的手不由又加了幾分力,直到聽見那少年「哎喲」一聲,才醒過來似的鬆開手,問:「那麼,操練過多久?」

少年憨憨笑道:「也就五月入營時操練過,如今每日一餐正餐,肚子餓得慌,練也練不動。」

這些都是「忘戰已久,士不習兵」的半路士卒。劉康祖眉間兩道紋路似乎更深了,卻笑了笑道:「好兒郎!有志氣就好。」他目光瞥得更遠,環視了一番這八千子弟,不覺間已經淚下,而聲音梗塞:「諸位!明日一仗,沒有退路。我知道諸位有家有口,也盼著舒舒坦坦種幾畝田,過好小日子。可是,賊軍來襲,打不打,我們已經沒的選了。拓跋燾素來心狠手辣,若是壽陽城破,大家惟死而已。明日拼一拼,也是一樣。但我們可以選的是:跪著死還是站著死,哭著死還是笑著死,背向著刀死還是面向著刀死,被人屠殺死還是英勇奮戰死,而已!」

他愴然難言,雙目炯炯然瞪著,任憑淚水在臉上恣肆。壽陽的秋風已經帶了幾分寒意,吹過劉康祖略帶些花白的鬍鬚;天空呈現出不清爽的藍灰色,從他仰向天空的眸子裡掠過。大家怔怔然等他再說些什麼,他卻什麼都沒說,放下手中一桿長矛,盤膝坐在沙土地上,喃喃地開始唱歌。前面的士兵凝神諦聽,原來是一首流傳很廣的民歌:

最新小说: 萬人嫌重生後不當怨種了 朕懷了敵國質子的崽 冥寵師 散人牧師,但全能 寶貝今天吃什麼 時務新事 我才不是毛茸茸 傳說級A遇上高冷Omega上校 三句話讓龍傲天為我神魂顛倒 执念沦陷(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