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2 / 2)

少年天子扶住她,隋棠上來扯她衣袖,「那女兒不嫁了!」

何太后低垂的視線里,看見扶在臂膀上的兩隻手。半晌拍了拍那隻少女的柔荑,輕輕拂去,抓上天子的手,同他一道抬起頭,吩咐侍妝女官給新婦蓋上喜帕。

這日是朔康五年八月初三。

太卜令起卦,喜神正南,宜嫁娶,道此乃未來數年間難得的良辰。

故而即便新郎依舊為戰事所絆,尚在數百里之外的鸛流湖作戰,趕不及回來迎親行禮。但為吉時吉事,天家還是定了這日舉行婚儀,將長公主隋棠送入司空府。

初秋時節,天高氣清,日光和煦。

洛陽皇城中,編鐘聲起,玉罄聲響,太極宮閶闔門緩緩打開。

雲旗引路,霓旌招展,玄金華蓋如雲簇,宮人侍衛相序出,擁來寶馬雕鸞六騎車。

送親隊伍綿延數里,前頭開道的旌旗隊已經駛入銅駝大街,後尾壓陣的兵甲隊才踏出閶闔門。

長街兩道觀禮的臣民目光挪去,皆在震驚中慢慢安靜下來,一瞬不瞬地望向送親隊伍的尾端。

那黑壓壓的玄甲騎兵。

列隊成二十方陣,共四百騎。

個個身披玄甲,跨坐天馬。

天馬,便是大宛國的汗血馬。

三百餘年前,大齊的第三代帝王高宗皇帝派官員出使邊陲諸國,官員帶回各國產物,其中便有這天馬。

此種馬奔跑時脖頸流出的汗呈紅色,似血鮮亮,因此得名「汗血馬」。汗血馬不僅外表英俊,且具有超強的持久力和耐力,可以長距離騎乘,速度是尋常戰馬的三倍多。

為此,高宗皇帝親征大宛。後大宛稱臣,送王女來和親,其中一項嫁妝便是天馬千匹。而和親的女郎,更是在大齊土地上,為高高在上的帝王培育駿馬,供其征戰四方。

於是,第一個百年裡,大齊軍事能迅速崛起,平突厥,收羌族,逐匈奴,汗血馬功不可沒。只可惜,世間萬物,盛極而衰。

進入第二個百年,許是懂得培育天馬的人才日漸凋零;許是這異族的天馬終究不適應他國的風水土壤,壽命減短;又或許掌權的君者從武功偏重文治,武將鐵馬讓道;也或許是層層的腐敗,武功文治日益衰退……兩百年輝煌過去,大齊皇室早已沒有了作為禁軍精銳的天馬騎兵營。偶有那兩三匹,也只是用來傳種,豢養在廣林園中,供王侯將相消遣觀賞,似閉眼躺在帝國的功德簿上,來回數昔年之戰績,便作了今日之榮耀。

第三個百年,王朝起起伏伏,終於走向。最近的肅、厲二帝,更是任由權柄下滑,邊陲之地異族虎視眈眈,朝中宦官執政不見天日。曾經已經降服的外邦譬如大宛,更是不知在哪一年的夜裡,忽就舉兵而起,附做另一強國的臣子,裡應外合給已經不再強大的齊皇朝再添一刀。轉頭破城而出,回去故土再培天馬,奉給新的主子。

細算來,如今大齊百姓對天馬的認識,多半來自傳聞和畫冊。最近的一次,乃聽聞大司空藺稷以四百天馬做尚公主的聘禮,奉給天子。

那是在三個月前,新人行過文定,駙馬下聘。只是在外征戰的大司空並未回京,只讓胞弟藺黍攜禮回來。

也是今日這般列隊的二十方陣,匹匹寶馬頭細頸高,四肢修壯,淡金色的皮毛在盛夏日頭下油亮熠熠。脖頸各纏紅花赤珠,背馱珍寶金銀,以聘公主。

四百天馬從外郭城宣平門入,由南往北,經銅駝街,奔閶闔門。

長街兩道的百姓,初時還以為尋常給天子進獻的賀禮,暗裡嘀咕,「如今還有哪位諸侯會給天子送這般大禮?」

「可不是嗎,惶惶幾十個春秋,就差把這皇室瓜分完了!」

「莫不是見那長公主同大司空結了親,示好來的?」

「也不一定,畢竟我大齊綿延三百載,縱是如今式微,然吾等立身之地還叫作齊地,舉止依舊是大齊的禮儀,我們也世代皆為齊人,便是天命依舊在齊!」

「這話也在理,戰亂多少年了,縱是把這地切得四分五裂,然城樓上插的還是「齊」字王旗,御座上坐著的還是齊天子、隋家人。」

「關鍵這御座從長安挪到洛陽,非隋家天子自願,是……」

「天馬!」人群中,不知何人發出一聲驚嘆,將討論的話頭拐了個彎。

「毛細皮薄,奔而生汗,汗在脖頸,赤紅如血。」有人附和。

「瞧見了!瞧見了!」更多的人呼叫起來。

「是汗血馬!」

確如他們所言,策馬走在最前頭的少年將軍,在閶闔門前執韁下馬,依禮跪身,卻是眉眼桀驁,話語清淡,「臣受家兄所託,以此四百天馬為聘,見呈陛下與長公主。」

當年是外邦異族送女和親,進獻天馬;如今是臣下尚主,一樣天馬為聘。

盛夏的晌午,日光耀眼如火,給人一種皇朝依舊鼎盛的錯覺。

社稷安定,君貴臣恭。

而今日,更讓人意外的是,天子竟然將這份厚禮全數贈給了長公主添妝之用,便是又回

到大司空手中。

可謂君臣和睦,同心一體。

四百天馬上了銅駝街,百姓歡呼之聲愈重,處處喧騰鼎沸,喜氣洋洋。只是原本整齊的隊伍卻晃動起來,臣奴驚恐,花車傾斜,公主跌撞在車壁,容色盡失。=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冤宛鳴鳩 青柳玉姿 重生嫁給戰神王爺,被寵到腰疼 快穿大佬:狐狸精宿主演技過人 好記甜品 穿書後我被親奶奶讀心了 黑心佛子強勢愛 貴族學院路人甲 九零小巷來了個大美人 閉嘴吧你[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