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點一盞。」隋棠盯著那點微弱的燈光,鬼使神差開口,「放在孤榻畔。」
崔芳當她怕黑,特意尋了盞琉璃燈送來。
蓮花燈盞,琉璃燈罩,呵護著中間一點燈火。
隋棠沒見過這般漂亮的燈,伸出手去撫摸。
睡意襲來,合眼的一瞬,她蓋滅了燈。
亂世多悲苦,許多百姓一輩子都點不起一盞油燈。沒有朗日懸空,便終生都在黑夜裡。
第3章 失明了 十二艘沙船,王旗揚帆,載她歸……
鄴城外往南三十里,便是漳河。
隋棠當年避居這處,曾聽當地的百姓說漳河很美。
她來時正值夏末,草廬中到處都是蟲蟻,侍者用草藥熏了許久方清淨些。草廬外靠近河灘邊,更是蚊蛾無數,即便能看見螢火蟲撲閃星光點綴其間,隋棠也不太願意靠近。實在被蚊蟲咬噬後的肌膚,疼癢難忍,有些還帶有毒,隨時可能潰爛感染,輕則患疾,重則殞命。
隋棠惜命,她還想回家去,便遠遠躲在屋中,偶爾隔窗看外頭的景色。
但往來的百姓還是日日讚嘆漳河地肥水深,是個好地方。
說是再過兩月,秋收時節,河上煙波浩渺,晨霧茫茫,恍若仙境。
隨著東方露白,霞光漫天,原本被水霧煙嵐遮掩的果子,粉白毛絨的蜜桃,粗皮澄灰的香梨,紅如鴿血的金絲棗……全都會現出身形。
沿河每隔兩三里,便是一片小型果園,園中樹木萋萋,果實纍纍。漳河上潮濕的風撩起花朵的芬芳,果子的馨香,予人希望,沁人心脾。
這是他們栽種的成果,也是漳河水饋贈的禮物。
但隋棠等到了金秋,沒能看到漳河畔碩果盈枝的盛景。只看到暌違十餘年,漳河似巨獸甦醒,張口發出洪水,擺尾掀起巨浪。
百姓房屋被衝到,翁媼喪生,夫妻離散,孩童走丟。精心培育的果樹被連根拔起,跌在河畔,果子爛在泥里,枯葉飄在水邊。
然而即便這樣,漳河畔果園裡的農夫也只是嘆氣,並不曾怨責漳河。
一人說,「若能沿河多種樹,多設堤壩,洪水便能少些湧上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一人接過話,「但有力氣能種樹的男人都被征去軍中了,當官的也沒人拿銀子來修堤壩,灌農田。以往沒有田種糧食所幸還有兩棵果樹,這今後不知哪年才能再結果!」
第三個人說,「人力可以
預防的天災,卻沒有提前準備,如此釀成的災難,便算不得天災,依舊是人禍。所以不怪漳河。」
不怪漳河,漳河很美。
隋棠在漳河畔獨居五年,沒有看見百姓口中的「漳河美」,卻也認同這話。
因為她看到另一番令人心動的景象。
今歲四月,暮春碎金,河面波光粼粼,河岸果樹抽芽。
她才晾曬完去歲搶來的半筐棗子,正在臨窗案前準備磨些止癢的草藥以備夏日防蚊蟲用。抬頭揉肩的一瞬,竟見已經平靜了數年的漳河水面再湧起波濤。
一隊沙船順風而來,速度極快,劈波斬浪,浪卷如堆雪。
近了,才看清領頭的船隻上站著一位將軍,正將一面鑲紅黃旗揚起,旗上書一「齊」字,字體為蟠龍纏繞,雲紋作底。
乃大齊王旗。
其餘船隻緊隨其後,皆插旗於船,以明身份。
未幾,十二艘沙船橫陳漳河,來人個個如神天降威風凜凜,面面王旗迎風烈烈。
臨岸耕種的臣民倉皇而跪,隋棠呆立窗前,來不及回神,只聽的一個聲音已在身側響起,「臣奉陛下之命,恭迎公主回京。」
隋棠隔窗看外頭河面上停泊的沙船王旗,是她迄今為止見過的最美麗的風景。
「阿姊,朕苦心多年,左右不過暗養精衛八百,能趁衛泰不在載你回京,卻不能伐他分毫;便如今日能護送你入司空府,卻也只能到司空府而已,再近不得藺稷尺寸。」=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