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雖然還有半個多月,但完全可以拿出來說了。
蘭香謹慎垂眸,低頭回話,「回嬤嬤,公主此番出宮並未定下何日回宮,公主最是孝順,此次出宮,想來是會留下與太后娘娘共度佳節的。」
青珍點點頭,看了眼蘭香,「以前七公主常帶的那個宮人呢?」
沈玉耀這次出宮,身邊一共帶了四個大宮女,原主最信任梅香,以前在宮裡亂逛時,喜歡就帶著梅香一個大宮女出來行走,青珍都熟悉了梅香,驟然看到新人,便隨口問了一句。
蘭香搖搖頭,「公主貴人心思,奴婢不敢妄自揣度。」
青珍聞言,倒是高看了眼前這個小宮女一眼。
之前那個梅香做事穩妥是穩妥,但是眼底可不乾淨,說話辦事隨了沈玉耀的性格,比較張狂,和老實謹慎的蘭香完全不同。
倒是說不上誰比誰更強,端看當主子的公主更喜歡哪個。
不過論性子,青珍覺得眼前的蘭香比梅香更適合跟在公主身邊,七公主天真爛漫,正需要一個謹慎的人兒平日裡多操心些。
沈玉耀從院子裡出來的時候,就看到青珍和蘭香似乎相談甚歡,你一句我一句說的熱鬧。
湊近了才知道,是青珍在傳授蘭香經驗,在說若是伺候的貴人在外遇到些突發事情,要如何處理。
「蘭香,你倒是得了大造化,能讓青珍姑姑親自教你。」沈玉耀走過來笑道,順勢提議,「我看余柳成日跟在父皇身邊,收了不少義子,青珍姑姑地位可比余柳高,身邊卻沒個小輩伺候,蘭香老實可靠,忠心可嘉,不如青珍姑姑收她為義女啊。」
「這怎麼使得,老奴一大把年紀了,哪兒還能做這年輕宮人的義母。」青珍聽的臉上一臊,她今年都五十多了,年紀當蘭香的曾祖母都不為過。
時下人成親早,民間三十出頭做奶奶的人多的是。
蘭香本來還有點兒心動,聞言又覺得尷尬。
沈玉耀不怕這種被人拒絕的尷尬,想要辦成事情,就得厚著臉皮,臉皮太薄了,那能幹什麼?
「姑姑你說的哪裡話,若是當年姑姑出宮成家,孩子也就比蘭香大個十歲,就當是生了個小閨女,不也挺好嗎?蘭香當年是被父母賣進宮的,她跟父母沒有緣分,要是能遇上個待她好的義母,往後無論是出宮嫁人,還是留在宮裡,都能有個親人做依仗了。」
沈玉耀一番話說的蘭香眼睛一酸,她沒想到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公主,竟然會記得她這個宮女的身世,還會為她說情搭線。
公主待她這樣好,此事若是能成,她必定為公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蘭香心中暗暗發誓,用期待的小眼神看向青珍。
青珍是太后身邊的大宮女,地位和其他人不同,她陪著太后走過了深宮寂寞的二十餘年,那痛苦的記憶中,她和太后相互扶持,感情甚篤。
若是能得青珍重視,太后都會記得。
青珍更是心頭一熱,誰人不羨慕兒女緣分?若是能有孩子在膝下盡孝,漫漫餘生,似乎都有了點兒盼頭。
見兩人都神色動容,沈玉耀加了把勁,「而且青珍姑姑,其實我這樣做也是有私心的,身為公主,出宮不易,皇祖母待我這樣好,我卻不能時時刻刻來千音觀陪伴皇祖母。今日一見,皇祖母清瘦了許多。若是青珍姑姑能與蘭香有親,日後與蘭香書信來往時,捎帶著同我說一聲皇祖母心情如何,是否按時用膳,那便好了。」
青珍還以為是什麼事兒,原來就是一片純孝之心。
「七公主實在是個妙人兒,無怪太后娘娘在諸位皇子公主中,尤其疼愛七公主,七公主這份孝心難得。老奴哪裡敢捎帶著同公主說話,理應每日同公主送去信件。只是此事還要太后娘娘同意。」
雖然內容只是皇太后心情怎麼樣,有沒有好好吃飯,但還是涉及窺伺皇室行蹤,皇太后身份比皇帝不差多少,此乃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