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劉氏今晨帶著媒婆聘禮去聞香閣,沒有找到人,已是人去樓空。而今天一早,有關楊棟的事情,就已經編為故事,四處傳開。這是有人想讓楊棟身敗名裂,再無翻身之日啊。」
第34章
太子的憤怒正式被這番話點燃。
他從沒有想過自己在朝中竟然有這樣的敵人,明知道楊家乃是他的擁躉,卻還是下手毫不留情,直接斬斷了楊家後路。
「劉夫人沒有細查下去?」太子壓抑著怒火問道。
楊成業的夫人劉氏,出身小門小戶卻有幾分手段,這些年靠著楊成業,劉家愈發壯大,楊棟不光是楊成業的獨子,也是那劉夫人的獨子。
劉家應該比楊家更著急才對。
因為如果楊棟出了事,劉夫人年紀大了,可沒辦法再生第一個兒子了。
「查了,可是所有線索都斷了。太子,此事若是衝著楊家去的便罷,楊成業自然可以處理妥當,就怕……」
老國公言下之意,在場所有人都聽出來了。
皇后有些心急,「這件事肯定是衝著太子來的,不然怎麼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這個節骨眼上出事。」
皇后所說的節骨眼,自然是前段時間太子剛剛觸怒皇帝,本來現在皇帝心中對太子就起了些許不滿。
若是楊成業那邊出了什麼問題,不就等於斷了太子一臂?
「那娘娘與太子心中可有了動手的人選?你們在宮中不好查,此事可交給國公府,叫國舅去查。」
老國公口中的國舅,指的是皇后親弟弟,繼承了國公封號的吳國舅鄭青松。
親弟弟辦事,皇后自然是放心的。
鄭婉婉看向兒子,等著太子給她一個懷疑名單,可等了半晌,太子依舊毫無動作。
鄭婉婉大驚,拍桌而起,伸出食指指著太子的鼻尖怒斥,「人都已經殺到你面前來了,你卻連誰是敵人都不知道!太子,你全部的心思難道都放在了女子身上,放在了與母后抗爭上嗎!」
鄭婉婉對太子以前並不算嚴厲,畢竟是唯一的兒子,說是捧在手掌心也不為過。
但是自從上次太子為了個宮女,忤逆她和皇帝後,她這心中對太子的氣就一直沒有撒乾淨。
身為母親,鄭婉婉實在是不想看到,兒子為了另外一個女人,險些陷入危險境地,身為皇后,她更不願意看見太子因一己私情,不顧身上重擔。
「你最近實在是太讓母后失望了!太子,你睜眼看看,看看這滿朝文武,看看你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弟弟!你再去翻翻史料,找一找前朝的太子,都各自是什麼下場,有幾人能在虎狼環伺之下,順順利利登基為帝!」
鄭婉婉氣的不住喘粗氣,太子怕她真氣出個好歹,連忙低頭認錯。
「母后息怒!孩兒知錯了,孩兒日後,一定會改!」
太子每次認錯時,態度都十分誠懇。
但鄭婉婉知道,改不改,還要看太子的行動。
「娘娘,殿下年紀還小,他以後自然會明白,娘娘一片慈母之心。」
等皇后怒斥完孩子,國公夫人才慢悠悠的開口勸說。
老國公適時開口道:「殿下,去年左州之事,直至今日,尚未平息,若不是楊尚書之子驟然出醜,恐怕那左州歌謠,就要在京城流傳,人盡皆知了。」
「左州歌謠?外祖父請細說。」
一聽到「左州」兩字,太子立馬直起身子,嚴肅望向老國公那張飽經風霜的臉。
「左州錢糧入鼠口,百姓只得食石粥,小貪貪個無屍首,大貪貪個忠武侯。」老國公慢慢說出這段驟然出現的歌謠,「殿下,幕後之人怕是衝著賑災錢糧而來,不得不防啊。」
「杜高俊死了,死無對證,一句歌謠又能有什麼用。只是沒想到這對付楊棟的人,倒是陰差陽錯的幫了本宮。」太子暴怒的情緒稍微降下去一點。
比起杜高俊牽扯的事情,楊棟個人的前程就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