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不知?貴妃日前,曾給楊可卿下過帖子。」
石采文沒說的是,這件婚事,是石曉曉自己求來的,在聽說貴妃中意楊可卿為申王妃的時候。
第42章
楊可卿的名聲有損,那是在一些想要攀附高枝的人家嘴裡。
實際上,她身為楊家女兒,出身名門,在不少高門貴婦眼中,是合格的兒媳。
曲貴妃亦是如此想,對於曲貴妃來說,楊可卿有個不著邊的哥哥不是什麼大事,她兒是皇子,楊棟就算不廢,還能比她兒子強嗎?
楊成業現在還能幹不少年,而且楊成業能生,以後再生個兒子,重新培養便是了。實在不行,楊家還有其他子侄,真要扶持,隨便哪個都能拎出來,繼承楊家輝煌。
沈玉耀明白曲貴妃的想法,但是她不清楚,這事兒沈清瑾知不知道。
不知道的話,那就是曲貴妃個人的意思,目前肯定八字沒一撇,事兒成不成不一定。
知道的話,那就複雜了。
沈玉耀想,楊成業是太子擁躉,沈清瑾現在為了斷太子一臂,卯足勁要將楊成業拉下來,這事兒要真成了,左州的貪污案,還怎麼推進下去?
沈清瑾為了娶個楊家女兒,不要賑災款,也不弄太子了?
以沈清瑾的性子,不太可能就此放棄,但也不可能將到手的好處推出。
楊家女兒比賑災銀兩要貴重,又比不上太子之位,沈清瑾很可能會先重創楊家,隨後再將楊家收入門下。
楊家改投沈清瑾這一點,不是沒可能。
和與太子有姻親關係的秦鄭兩家不同,楊成業之所以跟著太子,純粹是因為太子代表了大莊世家之力。
那沈清瑾身後的曲家,也不算無名寒門。
太子要是倒了,楊家為保全自身,應該會另擇明主,屆時沈清瑾相當於坐收漁翁之利。
若是還能與石家有聯繫,估計左州那筆錢,也能拿到手。
妙啊,娶兩個女人,得到兩全其美的政治布局。
這算盤打的,算盤珠子都要蹦沈玉耀臉上了。
石采文將話說開後,心裡沒負擔了,乾脆又跟沈玉耀說了些心裡感想,「我覺得曉曉她還是在置氣,她討厭楊可卿,想要比楊可卿強,丁原不值得她爭,她就想跟楊可卿爭申王的心。她真是個傻姑娘,日子都是過給自己的,她這樣爭強好勝,又有什麼用啊?我想勸勸她,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與申王的姻緣,在石曉曉身上已經算是極好了,若她還跟在她爹身邊,是絕無可能與皇子結親。
就算不是正妃,那也是一輩子的榮華富貴,石采文如果這時去勸說,多少有些不合時宜,更不要說,這樁親事是她拒過的。
「確實不好說,我沒聽母妃說過要與楊家結親,不如等我回宮,問過母妃後,你再做打算?」
若石曉曉真的是奔著楊可卿去的,一旦有確切消息,如楊可卿不會與申王成親,就可以拿來勸石曉曉想開點兒,別往皇宮這個女子的火坑裡跳。
皇宮這個地方,是最讓人受折磨的地方。
雖說能得富貴,但一輩子受制於人。
石采文憂心忡忡的應了。
不是石曉曉,也會有一個石家的女子與沈清瑾結親,一旦石炳生點了頭,石家與沈清瑾的聯盟就算是建立了。
石采文說實話,她不喜歡沈清瑾,沈清瑾絕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麼光風霽月,溫文爾雅。
沈玉耀聽完八卦,吃了個蜜餞,問道:「既然說到你堂妹的親事,那我就冒昧問一句了,采文,你日後想過要找什麼樣的夫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