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麼性質,在這個醫術不夠發達的古代,開顱手術的成功率極低,皇后的病註定是無藥可救。
就看皇后能撐多長時間,現在止疼藥已經產生抗藥性,接下來就是全靠皇后的意志力了。
「娘娘,玉陽公主到了。」
「玉陽?娘的女兒,快些進來。」
皇后的聲音有些尖銳,聽著好像挺有精神,實際上每一個字都中氣不足。
入內,沈玉耀一抬頭,看見了披頭散髮的皇后正頭上綁著帶子,扶額閉目,一臉痛苦。
因為這段時間皇后一直稱病不出,沈玉耀自打回宮後就沒見過她,對皇后的印象,還停留在重陽宴時。
現在再一看皇后,真是讓沈玉耀大吃一驚。
眼前這個帶著病容,眼窩深陷,眼底青黑一片,臉色慘白的憔悴女人,還是那個光彩奪目,雍容華貴的皇后嗎?
簡直是變了一個人。
「女兒見過母后,母后怎病的這樣重?太醫呢!太醫現在何處!」
沈玉耀趕忙上前攙扶要坐起來的皇后,焦急的問汀蘭。
「回公主,太醫在太醫署為娘娘配藥。」
「玉陽,母后都是老毛病了,不打緊,過幾日就好了。」皇后被沈玉耀喊得心煩,「太子怎麼樣了?」
她現在滿心都是太子的情況,完全忽略了自身。
「母后,您現在最重要的,是將身子養好,只有您好了,太子才能好啊。」
以前沈玉耀都會喊太子為大兄,但是現在她直呼太子。
這是一種稱呼上疏遠。
沈氏皇族內部家庭氛圍還是挺強的,私底下相處,並不會把皇字掛在嘴邊,就如同尋常人家一般,只有關係不算親近的,才會用正式稱呼。
比如沈清瑾,從來不會喊太子為大兄,見面要不就是太子殿下,要不就是大皇兄。
加一個皇字,那感覺就不一樣了。
如果是平時的皇后,肯定能聽出來沈玉耀稱呼上的改變,也能明白這代表什麼。
但是現在的皇后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想那麼多了。
「他不好,我就好不了。玉陽乖,如實告訴母后,你父皇是不是打算廢太子?」
皇后最看重的就是太子之位,只要皇帝不廢太子,什麼都好說。
太子若是儲君,那他所做的一切都有整個皇室,乃至整個天下去承擔,可他如果只是大皇子,那他犯下的錯,足夠讓他去死。
「母后放心,父皇最是公平,他不會輕易聽信讒言。周御史不知從哪兒找來的帳本,上面所記誰知是真是假,無論前朝還是本朝,都沒有因為一冊帳本,廢除太子的先例。」
沈玉耀看似寬慰皇后的心,實則讓皇后無比戳心。
皇后的呼吸一下子就急促了,因為她知道,如果皇帝秉公處理,那她兒子別說太子之位,就是小命都可能不保!
皇后眼前一陣陣發黑,她幾乎想要此刻暈過去,但她知道,如果此刻暈了,那她兒子就真的沒救了。
「玉陽,你幫母后一個忙,把你父皇叫來,母后有很重要的事情,與你父皇說。」
沈玉耀看皇后那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想到了鄭澤。
鄭家不會真打算用自家人的命,給太子續命吧?
一個鄭澤不夠,再加上一個皇后?
沈玉耀知道,鄭澤的死或許是有意為之,但皇后的病來勢洶洶,絕對和鄭家沒關係,鄭家自己也清楚,皇后是不能沒的。
太子的位置穩不穩,全看皇后在不在,皇后不在了,那就沒人去平息父子間的矛盾,後宮也無人向著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