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陽,即便你父皇是皇上,他也有他的不得已,他需要顧及天下臣民。」
曲貴妃說的話,沈玉耀大概能明白,就像這次的祭天和下罪己詔,皇帝就是被迫之下做出的決定。
可這些不過是面子工程,讓沈玉耀去做選擇,她會和皇帝一樣,若是一次拜神,一張輕飄飄的紙能換來太平天下,她每天都下罪己詔,也無所謂。
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沈玉耀無法切身的理解古人對名聲的看重,對青史的重視,這才會有這些想法。
皇帝嘔心瀝血的對付世家大族,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為的就是能給後世子孫一個榜樣,讓後世談論起他時,功大於過。
而皇帝一旦下罪己詔,勢必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後人會反覆觀看罪己詔的內容,這就跟在無數人面前承認錯誤,一次次發誓自己會改一樣。
是令人會極度挫敗的事情。
此事要下很大的決心,而走了這一步,就必須忍一忍。
「皇室造的殺孽太重,先帝為了給陛下鋪路,殺了很多功臣。後來陛下登基,為了穩固皇位,賜死十幾個兄弟叔伯,到最後,只有敬王還活著。他是陛下留給皇室的遮羞布,讓世人明白,皇室,沒有那麼薄情寡義。」
曲貴妃輕聲說著,面無表情。
都死的差不多,就剩下一個兄弟了,還留什麼遮羞布啊,當別人是傻子?
沈玉耀完全不能理解這是什麼想法。
但實際上,世人就是如此,寬恕惡人,嚴待好人。
殺一人,他們會唾罵那個人的品性,殺百人,他們會懼怕那個人的力量,殺九十九留一,他們會同情。
他們會說,那人還沒有壞到骨子裡,若真是個嗜血好殺之徒,怎麼沒全殺了呢?
「可是他不死,就會繼續讓無數人家破人亡。」
「陛下不在乎。」
曲貴妃一句話,讓沈玉耀意識到,這件事沒有她想像的那麼簡單。
她以為太子倒下,敬王一定會倒,但敬王敢在太子手裡頭搶肉吃,他就是早確定自己沒那麼容易死。
皇帝不可能對他動手,皇帝要維護皇室的臉面,柳暗花的事情絕不會從皇帝手中爆出去。
沈玉耀明白了,原來就算她將所有敬王在售賣柳暗花的證據擺在皇帝面前,皇帝也不會給世人一個公平的答案。
那如果將所有真相都公布天下呢?
到時候被百姓所憎恨厭惡的敬王,可以讓皇帝下定決心了嗎?
沈玉耀不會讓敬王活到明年,她發誓。
「母妃,你會在乎嗎?在乎壞人能不能得到應有的懲罰。」
沈玉耀想知道,皇帝和貴妃是不是想的一樣。
曲貴妃當然在乎!她如果不在乎,就不會多年後找准機會,將皇后送上黃泉。但她需要思考一下,思考女兒為什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你好像格外討厭敬王,要知道敬王可是被你大皇兄連累了,如果你大皇兄那裡沒有證據,敬王依舊是乾乾淨淨的王爺。」
曲貴妃不清楚柳暗花的事情,只以為敬王是跟太子一起,貪污了左州的賑災款,可能還做了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她想不到一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心,能做出多少喪盡天良的事情。
「他既然已經跌下河,有沒有人知道很重要嗎?他渾身淤泥,就註定做不了旁觀者了。母妃,如果敬王是您的親人,他做了很多壞事,您會和父皇一樣,為了名聲和臉面,留他一條性命,讓他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