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為自己將所有都擺在明面上是一種坦誠,實際上完全是直接告訴皇帝,他能力不足,讓皇帝想想要不要換個尚書。
蔡有志之所以當了那麼多年官,一直是戶部侍郎,那是有原因的!
可是現在朝堂上實在找不出第二個有能力能填坑的官員,接替戶部尚書一位,皇帝只能忍著,聽蔡有志在這兒給他算帳,一遍遍跟他說,國庫沒錢,沒錢!
「陛下,冬州的雪災,戶部是真的沒什麼錢了。」
今年的糧稅幾乎都已經收上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蔡有志不會憑空生錢。
「唯一的辦法,就是補齊糧稅。」
「雨澤十年的糧稅,也填不上一個大窟窿。」皇帝沒好氣的說,他當然知道雨澤糧稅的貓膩,但那是國相的老家。「有志,無欲無求者不會為官,當官護一方安寧的本心,就是護住自身的親朋,有些事得過且過,不要過於計較。」
皇帝並不覺得雨澤躲一躲糧稅有什麼不行,它不是一點兒都沒交,而且國相說的話也有道理,雨澤安頓了一部分左州的流民,這才能讓流民沒衝到京城附近來。
世間的事,尤其是官場的事,決不能細究。
蔡有志為官多年,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就是眼裡容不得沙子,「陛下,縱容雨澤一地,就等於是縱容多地,糧稅一事事關國本,不可疏忽啊。國相為百官之首,若不能以身作則,其餘官員還不是有樣學樣,屆時何人還遵循我大莊律法?律法鐵則不就成了一紙空談!」
蔡有志說話時挺直腰板,渾身上下都是浩然正氣,他確實是在維護公平道義,無可厚非。
但是皇帝就是越看越生氣。
這樣的話他前幾日也聽過一次,就在同樣的地點,同樣是他的臣子,與他說的。
而他當時沉默了,因為他可恥的發現,自己做的確實是錯的,臣子們的選擇是對的。
但是讓他改變決定,何其艱難。
人活世上,顧慮太多了,沈崇是皇帝,不是聖人,他同樣有私心。
「行行行,你們都要維護律法,就朕不管沈氏的天下,隨意胡鬧是吧!」
沈崇氣急,亂說一通,蔡有志聽了,低頭行禮,嘴笨的不知道該怎麼勸。
沈玉耀就是在這個時候來求見的。
「陛下,玉陽公主求見。」
蔡有志聽到公主兩字,就要告退,大臣們都習慣避著點兒後宮的人了。
「你別走,正好玉陽看你在早朝折騰幾日了,你聽聽朕的公主是如何看你那一套公平正義的!」
皇帝有意磨一磨蔡有志的性子,如果以後蔡有志一直這麼直,這麼不怕死,他必須考慮儘快換個戶部尚書上來了。
戶部尚書掌管錢財,本來應該是被眾人捧著,結果蔡有志上來後,弄得幾乎人人喊打,可見他真的不適合做這個戶部尚書。
蔡有志這才想起來,玉陽公主不一般,她上朝了,知道朝堂發生了什麼事。
蔡有志有些不舒服,他為官數十載,最後竟然要聽一個還未及笄的孩子,對他品頭論足,還不知對方會說出什麼樣的話來。
真是叫人心中不舒服。
沈玉耀進來後,就看見蔡有志小老頭黑著臉,皇帝臉上也沒多少笑顏。
看這兩人的模樣,就知道戶部真的缺錢。
沈玉耀低身行禮,「女兒見過父皇,父皇萬安。」
「玉陽,快到父皇身邊來,余柳,賜座。」
蔡有志站半天了也沒個座位,沈玉耀人都沒站穩,皇帝就讓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