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耀見小老頭一把年紀,皮包骨頭還被皇帝壓榨,連個座位都沒有在這兒罰站,於心不忍,說道:「父皇和蔡尚書在討論國家大事,不如玉陽一會兒再來。」
「你都上朝聽過了,沒必要避開,余柳,多添一把椅子。」
這多餘的椅子是給蔡有志的,沈崇是看出沈玉耀的心思了,知道沈玉耀覺得她坐著長輩站著不好,才想迴避。
「多謝陛下,多謝公主。」
蔡有志是真有意思,沈玉耀的幫忙本來是大家的心照不宣,他卻開口主動謝過沈玉耀,還是當著皇帝的面,可見他是一點兒都不想承沈玉耀的人情。
固執又耿直,沈玉耀對這個蔡尚書的官途非常擔心,有這兩個脾氣特質的人,那是極為不適合官場啊。
「蔡尚書不必言謝,玉陽大膽猜猜,父皇和蔡尚書是在議論冬州雪災的事?是不是國庫不富裕,拿不出賑災的銀子啊?」
何為一語中的,就如同沈玉耀這一句。
蔡有志略有些驚訝,沒想到沈玉耀會猜中,畢竟這兩天他一直在鬧雨澤的糧稅,只是今晨說起了冬州的雪災。
而沈玉耀半句不提雨澤糧稅,可見是知道在皇帝和蔡有志心中,什麼事更加重要。
能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沈玉耀確實是有幾分本事。
「回公主,公主猜的不錯。」蔡有志有些好奇,想要試探沈玉耀一下,「那依照公主看,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皇帝一聽不爽了。
朕的女兒,朕還沒考驗呢,你先問上了?
但這也是皇帝想要問沈玉耀的,他便沒有出言阻止蔡有志問話。
「父皇在位多年,大災小難見過無數,冬州雪災不過是其中一個,想來很快就能解決。蔡尚書也為官多年,經驗豐富,只要父皇和蔡尚書君臣同心,齊心協力,再有其他大臣相助,此事肯定很快就能處理好。」
沈玉耀先說了一大段漂亮話,來誇讚皇帝和蔡有志,皇帝倒是挺受用的,在他看來,冬州雪災確實不是什麼大問題。
他在位二十年,見識過的災難還少嗎?哪一次不是度過去了。
可蔡有志聽著就有些失望了,這些話在他聽來,全是空話,如同文人酸臭的文章,通篇都在拍馬屁,什麼用都沒有。
正當蔡有志覺得自己真是瘋了才認真去聽小公主的話時,沈玉耀話鋒一轉,開始說正事了。
「不過,冬州雪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前兩者倒是好說,只是這財力,想來經過左州一事,國庫怕是有些承擔不住了。」
「何以見得?」皇帝心下一沉,難道國庫的問題,真的那麼顯而易見嗎?
接下來,皇帝聽了沈玉耀的話,放下了疑慮。不是國庫的問題顯而易見,而是他閨女真知灼見!
「若國庫富裕,蔡尚書就不會仔細翻舊帳,做惡人,非要雨澤將糧稅補上,也不可能說出讓冬州百姓自行修繕的話。父皇向來心繫百姓,如有餘錢,必定提前撥去冬州,不讓百姓受凍,而今這個時間,冬州已然飄雪,再做什麼都收效甚微,明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沈玉耀說罷,詢問皇帝,「父皇,女兒猜的可對?」
皇帝欣慰的點點頭,剛要開口誇獎沈玉耀,蔡有志就先開口了。
「公主所言不錯,戶部確實拿不出錢,是臣等無能,叫百姓受苦啊。不知公主可有好策,解眼下之困?」
蔡有志典型領導夾菜他轉桌,整個人充滿了不知死活的莽。
但這樣的人是朝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較為純粹,眼中只有實事,皇帝不喜歡這種人,卻絕對不會厭惡這種人。=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