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會在有正事的時候,容忍這種人,比如此刻,他被人搶了話,只露出有些尷尬的笑,並沒有任何惱意。
「玉陽不過是個公主,論出謀劃策肯定沒有諸位大臣厲害。但國庫的問題,在玉陽看來,就和管家相似。若家中財力不足,手頭拮据,自然要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說來容易,可做起來難啊。」蔡有志嘆息著搖搖頭,他認為沈玉耀有幾分本事,對沈玉耀就更有耐心了一點。
他就這麼當著皇帝的面,給沈玉耀詳細說了下戶部的情況。
而皇帝,完全沒有制止的意思。
沈玉耀仔細聽,這是一次了解眼前國家的好機會。
大莊戶部的主要營收來自三處,一處為各種稅,一處是礦產,還有一個則是售往外國的貨物。
主要產業是各種稅收,以糧稅為主。
其次為礦產,這方面涉及造錢,蔡有志沒有詳細給沈玉耀講。
最後的貨物,前些年幾乎沒賣出去多少。
還是近兩年,西北安定下來,不敢對大莊喊打喊殺,都老老實實做生意了,這才有點兒起色。
之前因為交戰頻頻,西北的路基本是廢的,什麼貨物都銷不出去。
再往南,此刻還是群山峻岭,山中多土著,人行艱難商路不通。
再來就是海上貿易,可海上貿易大多是小打小鬧,前朝海禁,本朝雖然解開了海禁,但前朝沒留下多少底子。
建國三十多年,也沒將海上貿易發展起來。
主要是皇帝不知曉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寬廣,有多少財富,他不重視,海上貿易的發展可不就慢嘛。
個人哪兒比得上國家效率高。
沈玉耀聽完,在心中有了各種想法,如果她能做決策,這些規則肯定都要改,尤其是戶部的支柱產業,不能放在百姓身上。
百姓身上能有多少油水?吃喝夠用就不錯了。
「西北若是能開出一條商路,將我們的東西銷往更遠的地方,再將遠處的寶物採購回來,賣與貴族豪商,戶部不就有錢了嗎?」
沈玉耀決定先發展陸地。
蔡有志沒去過太遠的地方,他倒是看過遊記,知道西北有更加強大的國家,可跟外國通商?甚至開出商路,這是前人沒想過的事情。
「蠻荒之地,能有什麼珍寶值得購買。」皇帝不屑一顧。
沈玉耀能理解皇帝對其他國家的不屑,如果大莊真的和她那個世界的中原國家一樣,那麼此時此刻,她腳下的這片土地,是整個地球上最為富有,文化經濟最為昌盛的地方。
「父皇,我看過一本遊記,上面說,那些大莊不曾踏足之地,有不少新奇玩意,比如香料啊,珠寶啊,再不濟,金銀總歸是有的。」
還有棉花、玉米、紅薯、土豆等等。
不說衣食上的剛需,就說改善口味,還有辣椒和西紅柿呢。
讓老百姓的菜籃子多一道菜不好嗎?
以現在大莊的能力,搞傾銷都不費吹灰之力。
沈玉耀腦子裡的各種想法,在出現後都被她一一壓了下去,做事得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往前走,決不能搞虛的。
香料珠寶,這些東西都傳入到大莊過。
尤其是香料,有些名貴的香料價比黃金,不過大莊大部分香料是從海上來的,海上沒有大船,利益多少,皇帝不清楚。
但是沈玉耀說的金銀,是徹底讓皇帝動了心。
剛剛經歷了被蔡有志一遍遍提醒你很窮的皇帝,此刻就想要搞錢。
「父皇,女兒手中有一個新燒制琉璃的方子,女兒願意將此方獻給父皇,琉璃價貴,好的琉璃世間罕有,若用此方,或許日後琉璃會如陶器一般,平民百姓都能用上。」